擅於空間規劃的日本人,除了向上發展的屋上庭園,也在愈挖愈深的車站地下連絡通道中,探得商機。

 20110722_104110_IMG_0675.jpg  

車站向來是各大品牌的極佳宣傳位置,因此在日本很早就有所謂的「Ekichika」,即車站地下,指的是連接車站的地下街等商業設施。不過真正發揚光大的,應是由JR東日本子公司「Station Retailing」於2003年發起的「車站復興」計劃,讓「駅ナカ」成為一種流行、商機,也連結了市民生活。

 

顧名思義,所謂「車站內」(駅ナカ;Ekinaka)指的是車站內商城,有些類似台北車站2樓的微風廣場。在JR東日本的構想中,大量進出站及轉乘乘客在進入車站後,就屬於競爭對手進不來的區域,而這些面積不小的連絡通路若能妥善再利用,必能將人潮轉化成消費商機,讓人潮與店家雙雙得利。

20101006_113510_IMG_3354.jpg 20101006_113521_IMG_3357.jpg 20101006_113836_P1070199.jpg 20101006_113842_P1070200.jpg 20101006_113853_P1070203.jpg   

由於日本許多車站出口早已連結百貨商城,因此JR東日本在初期先從較零星的連絡通道或穿堂,進行階段性的小規模改造。直至20053月,埼玉大宮車站的Ecute大宮」開幕後,擁有近70間商店、專櫃的驚人店家數,成為「駅ナカ」計畫中,第一個大規模的成功案例,帶動品川、立川等站陸續開幕,尤其立川站最為特別,除商業設施外,更包含了綜合診所、幼稚園等,頓時,規模最大的則屬東京車站GranSta」,車站經濟成了無所不包的生活商機。

 

樹大招風,JR東日本「Ecute」的大成功讓東京都政府硬是修改稅法,追討高達22億稅款。不過這也說明車站內經濟深具商機,其他業者更是見狀紛紛跟進。

 

東京地下鐵於2005年年底在表參道車站開設Echika表參道」,三年後以同樣模式在池袋車站再開設Echika池袋」(池袋モンパルナス,都是結合地下鐵的複合式商業空間。

20110722_104326_IMG_0705.jpg 20110722_104256_IMG_0699.jpg 20110722_104252_IMG_0697.jpg 20110722_104231_IMG_0693.jpg 20110722_104226_IMG_0692.jpg 20110722_104115_IMG_0677.jpg 20110722_104049_IMG_0667.jpg 20110722_104012_IMG_0658.jpg  

唯一跟JR東日本不同的是,因地鐵乘客進出車站時間短,而將商城設在車站內的地鐵穿堂。著眼於這兩站皆以20-40歲女性為多,因此從空間設計到店家選擇全是迎合東京時尚女性、特別是粉領族的喜愛。

20110722_104321_IMG_0704.jpg 20110722_104310_IMG_0702.jpg 20110722_104017_IMG_0661.jpg 20110722_104002_IMG_0655.jpg 20110722_103951_IMG_0653.jpg 20110722_104334_IMG_0707.jpg  兩地區都將車站內劃分成五個區域,除了流行飾品區、美感區「ESPACE MODE」、潮流美食區「GOURCIEUX MARCHÉ」、心靈休憩空間「ESPACE PAUSE」外,另以巴黎的行人空間為設計藍圖,設立七家個性店舖的「PASSAGE DE METRO」及藝術劇場。宛如地下不夜城,以美為出發,體驗全新的身心靈空間新行銷。

 

營造空間,也創造商機,這算得上是東京奇蹟吧!

arrow
arrow

    愛莉西亞aL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