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ch_IMG_4828.JPG

韻如詩,意勝仙境,詩畫之間,賞庭趣。

楓景當前的京都,大名庭園燦紅如夢境,

卻難抵心中私愛這小巧別緻的詩仙堂。

batch_IMG_4829.JPG 

位於左京區的「詩仙堂 丈山寺」,

由石川丈山在江戶初期的1641年所創建。

果真是來隱居的,不見大門迎客,

斜坡旁踏入小而低調的竹籬笆門後,

穿過一小段的竹林石階路後才來內門「老梅關」。

batch_IMG_4889.JPG

入內後更是民宅般的景象,

煎茶器具、煮水鍋爐先入眼簾。

batch_IMG_4822.JPG   

走訪京都大小寺堂,

詩仙堂的樸實之間見巧意,

讓人難以忘懷的不止是眼前的景,

還有殘留餘溫的詩情。

batch_IMG_4861.JPG 

石川丈山本原為德川家康極為重視的家臣武將,

縱橫沙場的他,因不滿受罰而辭官,

瞬間從武士階級成了沒有收入、地位的浪人。

在儒學家好友林羅山的推引下學習儒學,

一度剃度出家於妙心寺。

batch_IMG_4877.JPG

但慧根之至,他不但精通書道、茶道,

並結合佛學等文化意涵融合其中,

讓儒學禪宗的妙智廣泛應用,

成了日常生活的文化內涵,自身從武將晋升為文人。

更在母親仙逝後,辭官來到一乘寺凹凸窠,

建造「詩仙堂」隱居至臨終。

batch_IMG_4862.JPG    

初來此地,因在凹凸不平的坡地建舍而取名「凹凸窠」,

屬曹洞宗的一個禪院,

但酷愛中國漢詩的石川丈山在打造書齋時,

便選出心中喜愛的中國詩人36名,

包括黃庭堅、歐陽修、杜牧、韓愈、王維、李白、謝靈運、蘇武、

陶潛、杜甫、孟浩然、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蘇軾等都名列其中,

並以這「六六」(36)詩仙為靈感,將自己的別號取作「六六山人」。

batch_IMG_4859.JPG

另一方面,石川也委請當時名畫家繪其畫像,

並考究其年代、體態及衣冠紳笏等而繪,

再經他親自於上方書寫其詩作,

讓「詩仙之間」因而成名,「詩仙堂」一名也自此而生,

成了四季之景外,最值得到此一訪的理由。

batch_IMG_4829.JPG

連結在詩仙之間外的,

則是精小巧緻如詩畫的觀庭趣

坐在主室緣側,

捨棄日式枯山水庭園中常見的松與石,

修剪得圓弧貌的杜鵑叢,把內庭圈成一方天地,

白砂鋪地,將後方虹色漸層般的紅葉一併入鏡。

batch_IMG_4827 2.JPG

過去只在用以觀光宣傳的制式照片看過,

緣廊下親眼目睹前方殊麗美景,

果然如「詩仙堂」之名,詩情如仙境,

更是禪意、寧靜佔據滿心。

batch_IMG_4876.JPG

沿著杜鵑花叢的外圍走入小小庭園裡,

巧瀑、淺塘外,楓林掩映、小徑幽闢,

信步其間,鮮明感受坡地的凹凸。

batch_IMG_4843.JPG

batch_IMG_4851.JPG

 

batch_IMG_4881.JPG

 

但讚嘆的是,利用其地勢起伏,

帶入光影變化下,色彩層次豐富的楓葉,

加上隨著水流清脆而有韻律地敲打在石頭上,

更是雅緻中增添了庭園的變化性。

 batch_IMG_4882.JPG  

這是京都靜謐的角落。

當年石川從戰場武將轉身成隱世文人,

想起入口處的「生死事大」,

這源自六祖壇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R3763.jpg

極端的人生體悟中,如同生死兩端,

無法確認當年石川的心境與轉心動念,

但人生大半輩子,與好友三兩在此吟詩、共修,

或許也是今日的詩仙堂也多了生活真實的感動的原因吧!

batch_IMG_4877.JPG

  

地址:左京區一乘寺門口町27

電話:075-781-2954

費用:大人¥500 兒童¥400

開放時間:9:0017:00 (定休日523)交通:叡山電鐵「一乗寺」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市巴士(5、北8)「一乗寺下り松町」步行約5分鐘。

網址:https://kyoto-shisendo.net/

 

網址:www.kyoto-shisendo.com

arrow
arrow

    愛莉西亞aL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