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福岡的人氣伴手禮,多數人一定看過,或聽過【筑紫餅(筑紫もち)】。
這款和風包裝設計、口感細緻的日式麻糬,
是由創業超過200年的老字號「筑紫菓匠 如水庵」所推出,
也是如水庵最知名的人氣商品。
從2顆裝到45顆裝都有,不論是想試口味或送禮,都很方便,
甚至會因應不同節日推出限定包裝。
重點是很容易買到,包括博多站內伴手禮店、福岡機場都有販售。
過去我對這類傳統日式麻糬並不特別有興趣,
雖然曾多次買來送人,但自己始終沒有買來吃過。
直到某年新春,
在電視上看到一段以「福岡代表伴手禮」為主題的節目,
有趣的採訪與介紹,讓我重新注意到這款熟悉的和菓子,
特別是背後講究的製菓細節及吃法。
自此,這款伴手禮成了我每到福岡必帶伴手禮。
精緻的口感,來自優質的食材及細膩的工序
筑紫餅的麻糬使用的是來自佐賀縣筑紫平原的「肥沃米」,
並與北陸地區的米混合,
再搭配富含負離子的優質水,打造出與一般麻糬不同的Q彈口感。
所使用的黃豆粉先經去皮,炒香後,
研磨成細緻粉末,因此香氣格外迷人,
食用時,淋上純粹黑蜜,味道濃郁又平衡。
因食材、製程講究,
因此筑紫餅多年來不僅是福岡代表伴手禮,
更連續多年榮獲 Monde Selection 金賞獎項的肯定。
下列分享幾段在電視訪問中聽到的有趣內容:
關於「筑紫」:名字怎麼唸?
節目也替觀眾解開幾個有趣的小疑問,
其中一個是:「筑紫怎麼唸?」
其實,在外包裝品牌名旁邊印有平假名「つくし」。
雖然當地人習慣唸「ちくし」,
但如水庵為了向大多數地區的讀音靠攏,
決定採用「つくし」為官方發音。
跟山梨縣的信玄餅一樣嗎?
不少人會將筑紫餅與山梨縣知名的信玄餅相比,
但這一段電視內容的採訪我有點忘了。
但以我自己吃過的記憶,兩者確實在元素上相似:
都是麻糬+黃豆粉+黑蜜,但口感上略有差異。
信玄餅是以小麥粉與糯米粉混合製成,彈性較強,
黑蜜與黃豆粉的比例也較高,整體風味更為濃厚甜膩;
相較之下,筑紫餅口感細緻、甜度適中,
對於我這種偏好低甜度的人來說,更合口味。
此外,信玄餅以風呂敷包裝,造型可愛,但內部反而是塑膠;
而筑紫餅外盒分為簡單的塑膠或大盒的紙盒包裝,
但單顆包裝則採用如風呂敷結法,展現一種日式優雅。
怎麼吃才優雅?看你選擇哪一派?
整段節目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應是食用方式,
而且後來在官網上還發現他們拍了一段影片,
介紹了不同「派別」的吃法。
影片在此:https://corp.josuian.jp/company/cm/
四種吃法中,除了別添流、三段流、余韻流,
其中社長受訪時,提到他最喜歡的是「蜜之池流」。
打開包裝後,麻糬其實已被細切成三塊。
而「蜜之池流」派,
就是先用木叉叉起中間那塊,沾黃豆粉吃掉,
接著將黑蜜倒進中間的空隙,讓其如池般流入,
讓兩側的麻糬可沾著黑蜜食用,
避免黃豆粉四處飛濺,既優雅也不容易弄髒手。
吃顆小小的和菓子,也能創造這麼多食用派別,
果然是個會行銷的品牌,
但也讓我在送禮或食用時,多了不少話題及趣味。
筑紫餅有多熱門?光新春就賣出百萬個!
節目最後一段讓來賓猜猜:如水庵在元旦新春期間賣出多少顆筑紫餅?
答案是:100萬顆!
果然超熱門,也代表在當地人心中,這款真的是實至名歸的人氣伴手禮!
車站步行4分鐘的如水庵本店
博多車站雖然很容易買到,但本店其實就是車站前大街上。
我自己多回來到福岡都下榻「博多S-Peria 飯店」,巷口就是如水庵本店。
本店除了有較多規格的包裝方式,
包括較少有的2~3顆裝,偶爾也會有季節限定包裝。
另外,如水庵的其他商品、季節限定的和菓子,
多種口味的水果大福等也在這裡可以買到,
品嚐過他們家的櫻餅及橘子大福,同樣推薦。
(但保存期限短,建議當天食用)
因離車站僅步行4分鐘,有時間的話,還是推薦前來本店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