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島神宮站*【鹿島神宮】
這條水鄉路線,主要是沿著鹿島臨海鐵路大洗鹿島線而行,但因為是私鐵,
因此不僅無法與其他的JR PASS一起同用,
搭乘時也無法使用電子交通卡,僅能先買票或是於車上付款。
搭乘這條路線,為的便是有關東地區最強能量景點的「鹿島神社」。
神社所在處位於茨城縣及千葉縣交接處的鹿嶋市,
是日本主要臨海工業區的城市之一。
前來這裡,不論從水戶站或東京站前來,
距離都差不多,從東京車站也同樣有巴士直達。
日本從平安時代開始實施神階制,當時能被冠以「神宮」之名的,
僅有三重縣的伊勢神宮、千葉縣的香取神宮,及茨城縣的鹿島神宮三間,
可見其地位之高。
鹿島神宮建於西元前660年,是關東地區最古老、最大的神社,
是全國 600多座鹿島神宮的總本宮,供奉「武甕槌大神」,
因與日本誕生神話有關,是自古以來即為歷代天皇和貴族參拜神宮,
更是知名的武劍道、求勝的神社。
這裡是日本劍聖塚原卜傳的生長地,
多年前由堺雅人主演的BS時代劇便在神宮多處取景。
終點站下車後,沿著山坡步行約十分鐘,便可來到神宮。
不過相較於這段上坡路,穿過紅色樓門(鹿島神宮的樓門被列為日本三大樓門之一)
鹿島神宮境內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彷彿遊走在森林裡,
相較於一般走進神宮裡的石子舖地,
這裡卻是泥土路為主,而且四座鳥居卻遠在他方及海側。
廣闊的境內種植高達800多種樹種。
這些和歷史悠久的鹿島神宮一起成長的珍貴或是野生樹種,
如今也成了神宮裡珍貴的資產,有一區野生樹木聚集的樹林「樹叢」,
更是被指定為茨城縣指定的天然紀念物。
除了森林般的社境,社內許多點都讓我視覺震撼、印象超深。
這裡除了指鹿為神使,
在參道上就有數隻金色神鹿雕刻、以鹿為圖的繪馬、神鹿籤等外,
神社內還真的養有二十多頭神鹿,
一般民眾得隔距離觀看,只有買了飼料,才能走進圍欄旁進行餵食。
神社和部分建築亦已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
從奧社往一邊小徑走,可來名為「要石」的凹形石,
起源於據說地下的巨鯰,當其晃動便會引起了地震,
「要石」的功用即將鯰魚鎮壓住,避免地震的發生。
可別看這只是顆石頭,
據說當年水戶德川家下令要移走時,才發現深及地底下,
而且與鄰近千葉縣香取神宮裡的要石一凹一凸,
鹿島神宮的要石鎮壓大鯰魚的頭部,
香取神宮則鎮著大鯰魚的尾巴。
整個神宮腹地有如森林般,
走到奧宮、要石,才發現不過剛走完一半。
階段上下後,才來到後方的「御水洗池」,
池內光是一日就湧出超過40萬噸的天然水,
讓水質能保持清澄透澈,
因此連立在池內的鳥居,連同樹影清晰倒影在水中。
昔日要來參拜鹿島神宮的參拜客,得先在這裡進行「禊」(みそぎ )
透過淨身,除以示尊敬,也代表洗淨身上的罪與穢。
現在形式雖已不在,
但神宮仍在歲末之際,會舉辦約200人的大寒禊活動。
鹿島神宮的喫茶店也值得一試。
一是位於奧宮前方,木造小屋的「まち珈琲 あらみたま」。
微幽的咖啡館裡,
手沖淺焙豆,再搭配茨城哈蜜瓜甜點,奧宮參拜後,
坐在屋內來杯美味咖啡好喝、以新鮮視野看社殿,別有滋味。
池側一旁的賣店「湧水茶屋 一休」則是傳統好味。
買串三色糰子、三樣口味,喝杯茶,
在新綠圍繞下,讓心情在這裡沉澱,也感受如「禊」般
讓自己的身心Re-fresh。
從本殿到奧宮、再來到要石,
最後方的御手洗池,一趟參拜下來,
我也跟著做了一場森林日光浴,充滿滿滿的正能量。
地址:〒314-0031 茨城県鹿嶋市宮中 2306-1
交通:東京車站八重洲南口搭乘「鹿島號」高速巴士可直達;
或鹿島臨海鐵道「鹿島神宮」站步行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