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日本中央的長野縣,
因縣內共有飛驒、木曾及赤石三大山脈(合稱「日本阿爾卑斯」)連綿其間,
光是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山岳就高達15座,因而有「日本的屋脊」美名。
更多長野縣景點可參考:https://aliciatseng.net/blog/category/1537616
在崇山峻嶺包圍下,
空氣也被層層山巒過濾,特別鮮甜,
高山的自然風光及絕美風景自是不用說。
在縣內眾多因美麗的山群而來的大自然景點中,
若說「上高地」像人間天堂,「白馬八方池」則像天堂的入口玄關,
是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兩處健行地。
【長野縣】上高地: 人間仙境裡,看大自然作畫去(2024行程規劃&大正池~田代池篇)
【長野縣】上高地《田代橋~河童橋~明神池》:人間仙境相遇的絕景地
搭乘纜車準備上到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起點,
明明才十月初,空氣中已帶著寒意,
眼見所及的群山,
隨著高度逐漸被染上橘紅與金黃,繽紛斑斕,
山的稜線輪廓在晴朗的藍天底下變得分明。
原來,秋天早一步為沿途披上一層溫柔的光。
🚌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八方池交通
長野縣「白馬」位於北阿爾卑斯山脈(飛驒山脈),
以冬日滑雪聖地聞名。
但夏日避暑、秋日紅葉繽紛,
同樣是登山健行人士的心頭好,
而且從長野市區前來,巴士可直達白馬巴士中心。(見文末)
「白馬八方池」位於「八方尾根」海拔2060的高山池,
這地區因位於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的尾端,
山脊線有8個方向而稱之。
這片區域自黑菱平往上屬於中部山岳國立公園,
擁有許多稀有的高山植物及稀有的野生動物,
加上四季鮮明,非常大自然,
卻能以輕鬆方式深刻體驗到大自然的壯麗與靜謐而廣受歡迎。
前來「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
可先從八方池山莊搭乘纜車(三段式),再步行1-2小時,
步行於山的稜線上,翻越山頭
,高聳的白馬連峰竟如此近距離聳立在眼前,視覺非常震撼。
🚡 八方高原的空中山岳漫步
「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指的是從黑菱平開始的路線,
但因登山纜車可搭乘至海拔更高的八方池山莊,
不常登山的我,自己跟著大眾,選擇以這裡為健行起點。
這條壯麗的登山路線「八方阿爾卑斯線」,由三段纜車組成:
八方空中纜車「亞當/アダム」、
阿爾卑斯吊椅型纜車(アルペンクワッドリフト),
以及Grat吊椅型纜車(グラートクワッドリフト)。
全長 3,445 公尺,加上步行,
短短 40 分鐘即可從山麓八方站的770公尺,
一路攀升到標高 1,830 公尺處的「第一指標石」(第一ケルン)及八方池山莊。
各別段纜車分別約搭乘8分鐘、7分鐘及5分鐘,
加上中間步行路段,約莫40分鐘時間,
不但輕鬆而不費力,
也因爬升高度超過 1,060 公尺,登高視覺震撼,
步行路段行經的濕原、山峰也教人驚艷,
連體感溫度也很鮮明,即便太陽高掛,空氣鮮甜無比且清爽。
第一段的廂型纜車終點「兔平山頂」站,
設有兔平露台(うさぎ平テラス),
開放式的免費露台,可讓人在這裡眺望白馬一帶的風景。
但因不確定山上路程,
決定直接接續纜車來到「黑菱平站」,趕快展開健行行程。
這條美麗又壯觀的「空中散步」路線,乘坐吊椅式纜車更有感。
隨著高度緩緩上升,
人在空中緩緩晃動,腳下是層層堆疊的紅葉林,
深紅的楓、金色的唐松、仍帶著綠意的白樺交錯著。
望著四面八方延伸的山稜逐漸聚攏,
最終合流成一條壯麗的主稜線,
第一次覺得離高山如此的近,身心卻如此輕鬆。
抵達高處後,
眼前展開的是白馬三山、五龍岳等北阿爾卑斯的壯闊群峰,
雪線清晰,彷彿從天空傾斜而下。
看著手冊,
幾乎長野有名的白馬乘鞍岳、戶隱連山、飯綱山、
美之原高原、八岳連峰等雄偉山景,
都在不同的邊側視線,守護著這美麗的山之縣。
🍁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
「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位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山中,
從八方池山莊出發,有左、右兩條路線可前往,
中間則有些重疊路段,並設有兩處「指標石」可大概知道行走。
左側路線較迂迴,
但途中多設置整頓好的濕原木棧道,坡度較緩,易於行走,單程路程約1.5小時;
右側路線是最短距離的路線,
但途中有些較陡的斜坡,
或像蛇紋岩、碎石路這種崎嶇的稜線岩石道路線,單程路程約1小時;
我來回各選了不同路線,發現其實中間想切換也蠻方便。
當然,若平常沒在運動或健行,建議選左側路線較好。
(提醍一下,洗手間各有兩處,一是八方池山莊,二是至八方池途中,「第二指標石」之前)
健行時,目的地固然是個前進的動力,
但沿途反而常帶給我很多的感動及驚喜。
沿著山稜線走,視野如廣角鏡般展開,
風帶著力道吹掠過山草,一股清香撲鼻。
登山客不少,即便如我獨自前來,反而壯了膽,
也享受山上獨特視角,及紅葉的繽紛。
被山群包圍的白馬村,此刻縮小如模型般可愛,
山稜線的起伏在前方鋪展,天空的藍、季節的斑斕,
最震撼的視野則是白馬連峰在眼前、交織著前方紅葉的多層次,
還沒看到八方池,但每一步都像踏進畫布的筆觸裡。
從黑菱平到八方池的健行路線,
沿途散布著眾多能眺望名峰的觀景點,
因為光是這一段行程,
就能欣賞到「日本百名山」中的十一座名峰。
據說如果在天氣晴朗、空氣清澄的日子裡,
還能從第一指標石堆遠眺富士山。
⛲️八方池
前來「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我的目的地是「八方池」。
上帝傑作般的「白馬八方池」,因冰磧石攔截形成的小湖泊。
這是因高山積雪多,每當融化時,
推擠、移動過程中堆積了岩石和泥土,形成所謂的冰磧石,
這些冰磧石像是一道屏障,阻礙了水流,
從而積水形成了的池水。
在晴朗的日子,倒映在水中的白馬三山,
更是一幅夢幻般的絕景,而曾被美國CNN選入【日本美景31】。
「八方池」水質清澈,晶瑩剔透,
夏綠、秋紅各有千秋,加上步道不長,
沿途無遮但風也涼爽,讓這段路走來沒有壓力,也不覺得吃力。
走著走著,越過白馬三山眺望平台,
眼簾下方突然出現如碧眼的小水池,被多彩山群所包圍。
憧憬已久的絕色之地,第一時間其實有點意外原來這麼迷你。
也是,既然稱「池」,而非湖,面積自不是重點。
天氣晴朗無比,藍藍的天,連白雲也少,
白馬三山的倒影清晰如鏡,
與印象中水面飄過薄霧,飄渺於水面、山脈間,
還有山影與雲影融為一體的神秘模樣截然不同。
少了仙境感,卻多了色彩的夢幻感。
加上秋風大,不時就吹縐了一池水,
北阿爾卑斯山脈的倒影時而清晰,時而呈現藍色池水色澤。
上山沒有什麼用餐地,來到八方池畔,
不少人在這裡享用隨身攜帶的簡單輕食,
有人散步、有人作畫、有人發呆,
但眼前的美,用屏氣凝神真的不點也不浮誇。
繞池一圈,在日本多的是山中湖景,
但八方池卻截然不同於過往去過的不少夢幻地。
很少有機會這麼近距離親近白馬連峰,
聳立於眼前的大山迫力感,讓我心中滿滿的感動;
而正也因為池不大,更顯天地之壯闊,人之渺小。
對於我而言,若說「上高地」像人間天堂,
「八方尾根」則像天堂的入口。
沿著山,我遇見天堂掉落凡間的藍寶石。
午後的陽光變得柔軟,纜車下降的途中,景色又一次反轉。
剛才仰望的稜線,如今成了頭頂的剪影,
秋葉的顏色在逆光中閃爍。
隨著紅、橙、黃的層次把我與秋天的距離逐漸拉開後,
白馬村的建築變得清晰⋯⋯
原來這種落差感,正是八方尾根最迷人的地方~
在短短幾小時內,經歷了從人間到天堂的轉換。
秋天的八方尾根,是紅葉與稜線交織出來的季節詩。
還是會想再訪,選擇殘雪未融、綠意萌芽的初夏,
再踏上這條美麗的自然路。
⚠️行前準備及注意事項提醒⚠️
回長野的路上,其實很慶幸這趟健行之旅。
因很慶幸遇到整天晴空萬里,有風但不過大的山風。
事後分享這地方時,聽到友人曾在大晴天前往,
但下回時遇上突發大雨,整個人狼狽不堪。
幾項分享給大家:
1/ 雖說這條健行路線蠻大眾觀光化,也有纜車可以乘坐至一定高度,但不同於上高地幾乎為平地路線,即便選擇自然研究路線,但有木棧道舖路的大概僅一半,不少路線仍是大小石頭路,我因利用工作空檔,很臨時決定前來,沒有專業登山鞋,雖然也不成問題,但若可以還是以防水登山鞋為優先。
2/ 這裡已在海拔超過兩千公尺的高山上,與平地溫差大,建議要穿排汗功能的登山用衣褲。重點是無論季節,一定要帶一件防風防水外套(輕型的即可),因在走山稜風超大,也以防萬一山上突然來一陣雨。
3/ 我十月初前來,看到纜車售票櫃台還有免費防曬供登山客拿取。一上山,果然很曬,總之,防曬、防蟲乳液最好都備著。
4/ 山上天氣變化快,建議要找好天氣再上山,千萬不要勉強。畢竟除了雨濕路滑,雨天的八方池,可能會讓人有些失望。
交通:
長野站東口的巴士中心前,搭乘往白馬八方特急巴士。(須先購票)
會先行經JR白馬站,再前往八方巴士中心。(車程約1小時15分。)
2025年纜車營運時間:2025年5月31日・6月1日、6月7日〜11月3日
每年行駛時間不同,請先參考官網,另天候不佳時將停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