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在本丸/備前丸處拍攝;下圖為自西之丸拍攝)
源自於對淨白的柔、壯麗的剛兩者兼具的偏好,
形態如展翅欲飛白鷺的姬路城,是日本三大名城中,我最喜愛的。
大、小天守閣相偎著的姬路城,
是日本國寶,更在1993 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成為與奈良縣法隆寺同時成了日本第一個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
當中包括現存的大小天守、渡櫓等8棟被指定為國寶,
74棟(27座櫓及渡櫓、15座門、32座塀)被指定為為重要文化財。
只是一訪後,再訪皆因平成大天守的修繕,
而僅能透過布幕上悉心畫上的城垣想像,而無緣再見盧山真面目多年。
與春櫻綻放同時完工的姬路城,在長達5年半的「平成修理」後,
2015年選擇了日本櫻花之日3月27日重新對外開放。
開放的當年度到訪人數高達286萬餘人次,一躍全日本名城之首位,
「日本第一城」美名,讓即便時隔3年的秋日再訪,人潮、魅力依舊未減,
不乏許多歐美臉孔的外國觀光客,也慶幸還好進來得早,
因沒一會兒已聽到廣播,開始進行入館人數管制了。
秋日前來時,還意外遇上人間將棋,讓公園內熱鬧無比。
【400年的姬路城歷史】
姬路城最早興建於南北朝時代的1346年,但當時屬小規模的姬山城,
之後歷經戰國時代多代城主的擴建,
並在豐臣秀吉時,成統治播磨地區的大本營,
將天守閣增築為3層,最終於1617年大致奠定現今城廓的規模。
與熊本城及松本城名列日本三大名城的姬路城,從建城完成至今已逾400年間,
雖歷經大小戰爭,躲過明治時期廢城命運及慘遭拍賣的危機,
甚至二戰時因成了軍事基地,成為轟炸的目標,
但神奇的是,接連兩發直中西之丸及天守的炸彈都奇蹟式的成了未爆彈,
讓眾人為之動容,傳奇性的命運而有「不戰.不燒之城」一名。
今日城廓完整地保留築城初期的模樣,代表的不僅是當時代的建築美學,
同時也具有不可取代的象徵意義,
「天下名城」、「日本第一名城」之美名也就完全可以理解。
只是幸運逃過戰火摧殘,但敵不過歲月的摧朽,
為維護珍貴的古城遺址,避免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日本政府曾在昭和時期舉行「昭和大修複」的解體修復工程,
雖因二戰而被迫中斷後,但總算在1964年完工。
平成年間再度進行為期五年的大小天守閣「平成修理」,
也難怪這座珍貴名城,在重新開放後,時至今日都是人氣之城。
【姬路城的觀城重點、迷人之處】
外濠城垣楓紅滿林,舟船行經,與兩岸柳樹倒映著秋日的美。
橫跨櫻之橋,一轉眼,今年已來到姬路城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第25年。
姬路城外觀雄偉壯麗,氣勢礴磅又同具柔美線條,
但真正走進城內,才發現千回百折,邊看城垣及建築之美,也端詳四處機關暗藏的巧妙,實在有意思。
因城內人潮非常多,因此會不斷館工作人員告知,
行進間或是梯間不要任意停下腳步,且得依序跟著動線走。
建議初訪者,購票時順道拿份中文說明手冊,
依手冊上的重點說明,對照城內建築的實景看,
更能明白其歷史名城的意義、建築美學之所在。
姬路城之所以成為日本率先登錄至世界文化遺產之列真不是沒其原因。
就外觀而來,其獨樹一幟的連立式天守結構,
完美的白壁塗牆與瓦簷線條,形如白鷺之優美,卻不失壯麗,
大天守與小天守以渡櫓連接的樣式,更是姬路城的一大特色,
加上建物間配置巧妙均衡,建築設計、樣式更多是日本少見;
獨特的白牆塗料,稱為「白灰泥」,又或白漆喰總塗籠造,
以消石灰、貝灰、麻刀、海藻等材料搗揉後,
經反覆傳統工法,才能製作出來,
塗時也得以輕薄反覆的方式,重複塗抺至厚度高達近3公分才算完成。
但這材質同時具備防火、耐火、防彈和美觀功能,
對於防雪有著極大功能,可說是日本建築上極為特殊的建材。
二是不只外觀具美感,作為軍用戰城,
三道迴旋狀的城牆,突顯出其堅強的防禦構造,
據說除了江戶城外,日本也僅姬路城有此構思。
而各式防止防止敵人所設計的途中突襲、夾擊、射殺等機關或設計,
也思考得十分周到。
付費區域從三之丸~二之丸的「菱門」開始,
菱門是城內最大的門,為安土桃山時期的建築風格。
一進到二之丸內,便可清楚望見潔白而華麗的姬路城。
步上石階,通往「はの門」後,這時才感受到城內如迷宮般的通路,
加上城牆上成排各式有圓、有三角形,也有長方型等洞孔,稱作「狹間」,
即用來作為射擊的箭孔、火槍又或落石等對抗敵軍之用。
果然想一步登上天守可真沒那麼容易,
得先上上下下、通路左彎右拐的迂迴窄道上,
跟著人潮走只覺得新鮮,
但當年可是歷經千思百慮,而才有這精細的傑作吧!
姬路城外觀看來,共有5重(屋簷)6階(層),但實際上還有地下一層。
到訪過日本殘存下來的天守,大多能明白昔日為了作戰用,
天守內的梯間極其狹窄、陡峭,但這裡實在人潮太多,
因此現城市規劃皆為單行道參觀,愈往上爬,愈需要一點點小體力外,
因室內幽暗又狹窄,脫了鞋步行在木頭地板,重點是要小心地走別滑倒呢!
魚貫的遊走間,對照著城內準備的重點說明,才能看到建築之精華所在。
如入口處的「雙重門」,因在外、內側設有門閂,
兩層的防禦下,當門閂插上時,可是無法進入天守內的。
動線自地下一層開始,但幽暗的空間裡,
其實並沒有找到說明裡面的洗水池及古式廁所,
倒是在黑暗之中,看到建築兩大地基的東西大柱。
其他重點包括六葉形鐡釘的「豬目」,即以六枚葉子所組成,但鑲有愛心形。
另一層的「射箭口」,可作為石頭擊落敵人之用。
來到二層,入母屋破風的閣樓空間,其「破風之間」的格子窗為可開關的形式,
今日其特殊造型,反而成了許多人喜歡留影之處。(不過這在其他層也有)。
「出格子窗」則是將窗框往外建,裡面尚有一層防護的木扉。
怎看,反而覺得很像現代人喜歡的窗形,但當時應作為戰備思考。
當然,往下走時,發現這過去用以作為武器倉庫,
另外不少樓層還有專門用來放置槍的「武器架」,
一目望過,十分酷而壯觀。
三層特別的則在於建築四周都配置伏兵的空間,其隱藏在天守閣牆壁,
用於緊急情形時的「隱狹間」,又或稱「武者暗室」,
即可在門與牆璧中間,用來投落石、射擊槍火砲彈,
又或武室通路等設計,都可看得出姬路城作為戰備用之獨到之處。。
四層部分,特殊之處在於「高窗」,這是因圍城作戰時,槍砲射擊後,
會讓室內充滿硝煙,為了要將這些硝煙快速排出而設計。
而另一「石打棚」(上圖之上半部),
是為了讓位置較高的窗戶也能使用而特別製作。
來到五層時,則可看到東、西兩根大立柱的最頂端,
這兩根是支撐整座姬路城自地下室~五層的樑柱,也因此在昭和大修理時,
曾將這作為最主要修繕之點,以避免當時開始歪斜的樑柱,
讓整棟建物有倒毀的危機。
來到最頂樓的六層時,其實空間已非常狹小。
這層以 「幻之窗」為觀看重點,這是因原設計時規劃的窗戶,
但築城之中將四角的窗戶填堵起來,而留下這如蓋上門扉的窗樣。
「嵌木」,是在昭和大修理時,柱間橫板削去節子後,
進行各種形狀的嵌木,有各種不同形狀,看來其實很美呢!
而六層的中正央,特別的是建蓋了長壁(刑部)神社,
以祭拜長壁明神(又稱刑部明神),
傳說這原為居住在姬路城中的女妖怪,現則成了姬路城的守護神。
步出姬路城天守後,百年樹齡的榎之木前方,是欣賞城廓之美的最佳點。
雖城窗幾乎都以網絲固定,而影響一點視覺,但仍不減這城市魅力,
特別在秋日時,以姬路城為中心,方圓四周的建物、景觀,與紅葉,都美到有些不真實。
若非太久未曾再訪,此回花了很多時間在城內觀看,
加上好古園也是讓人流連再三,這城市實在值得細細遊走。
仔細研究一下姬路城,重點之一的「門」,
發現有趣的命名,除了如菱之門等外,
這裡的門多以日文中的平假名單音來命名,
如い(I)、ろ(RO)、は(HA)、に(NI)、る(RU)等等。
另一則是「瓦」也是特色。
這裡的瓦簷,採以平瓦和筒瓦交交互組合的本瓦葺,
並以灰泥作為接縫之用,並因不同年代的城主,
使用不同的瓦紋,留存至今的就有高達8種之多。
另是一瓦簷上方置放「鴟吻」,這是一種頭似老虎,背上有刺的兇猛海魚,
但真實世界則不存在,是想像中用來「剋火*」意義的一種魚類,
而有趣的是,也發現不同年代,其長像也跟著不一樣呢!
註:*因當時最怕祝融之災
【阿菊井】
不僅可上至天守閣,另一側的【西之丸櫓群、百聞長廊】也值得一看。
不過自天守閣下來時,會先行經一口「阿菊井」。
這是源自於日本知名的幽靈怪談《播州皿屋敷》而來。
據說在姬路城第九代城主「小寺則職」時,一名家臣「青山鐡山」意圖謀反,
被另一名家臣「衣笠元信」得知後,
便派自己的小妾「阿菊」潛入青山家臥底。
雖然在她的通風報信下,成功阻擋青山的暗殺計謀,並將城主救出城,
但青山仍掌握城內大權,並下令家臣「町坪彈四郎」找出密告者,
阿菊被識破後,町坪威脅阿菊要委身於他,
阿菊不從,町坪心有不甘,便設計陷害她,
偷走她保管的一枚貴重盤子而被處死,屍體就被丟在這口井中。
之後,常有人在半夜聽到井中傳來阿菊數盤子的聲音。
不久後,衣笠打倒青山,再復位的城主小寺為了紀念冤死的阿菊,
而在姬路城附近的「十二所神社」中祭祀阿菊,
並化身為醫藥之神「菊姫命(お菊)」。
看著眾人圍觀這口井,上方已以網封住,
至於數盤子聲,只能說好在現在大白天,否則聽來反而像鬼故事了。
【西之丸櫓群、百聞長廊】
來到另一側的西之丸,大片的園林,和公園處的櫻花木,
足以揣想春日的姬路城,在粉櫻點綴下,與潔白的城廓之美。
西之丸櫓群、百聞長廊建於鷺山山麓,四周風景優美,
從姬路城天守便可望向這長廊建築之美。
據說這裡一是為了彌補足姬路城地理上唯一的弱勢而建造,
也是「千姬物語」的舞台。
至於千姬是誰呢?
她是德川家康的孫女,依豐臣秀吉的遺願,
在她7歲時便嫁給其表兄豐臣秀賴,定居在大坂城。
但隨著大坂夏之戰,丈夫自殺,
豐臣家滅亡心,千姬自大火中被救出後,
在返回江戶城的途中,與護衛她的本多忠刻結為夫妻,
並跟隨他搬遷至姬路城,而有「播磨姬君」之稱,並育有一男一女,
而在三之丸這裡打造的千姬宅第,便是兩年共度十年幸福時光的地方。
可惜最後好景不常,在長男夭折、數年後丈夫也因病逝世後,
兩造雙方的母親也跟著過世等一串不幸事件接連發生後,
千姬帶著女兒勝姬回到江戶城,
之後便剃髮為尼,以號「天樹院」出家至終老。
從西之丸的入口進入後,經過WO之櫓、RU之櫓,
便是長區的百聞走廊,最後來到化妝櫓,便是出口處。
沿著長廊漫步,各個廊間在陽光灑落下,有著時光的味道,
但更可看出其雖為住宅之用,
其作戰防備依舊,堅固的窗、投石用的角樓、厚實的木門等,
來到最後則是千姬作為休憩使用的「化妝櫓」,
成了這當中難得一見色彩鮮豔、至今仍可看出華麗修飾的房間。
探頭一看,裡面還有千姬模樣的人像。
步出城外,忍不住在在回望這猶如衝破天際,
宛如白鷺舞動,降落在人間的的美姿,潔白閃耀,獨樹一幟,
這座白鷺城,冠上的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寶之美名,
更是讓人見過一眼便難以忘懷的建築工藝,
猶如站在天守眺望這城市,美得讓人直覺不可思議。
【姬路城的交通】
前來兵庫縣,不論是關西空港或是岡山空港都很方便。
利用「JR西日本關西廣域鐡路周遊券」,
(線上購買最方便:http://www.jrwest-yoyo.com.tw/)
往返於大阪、神戶,或是從岡山前來到JR姬路站,車行時間短,
再從姬路車站前來姬路城,步行約莫15分鐘,也有巴士可直達。
如何使用:
【交通票券】持《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玩西日本,還可搭上超萌的Hello Kitty山陽新幹線
但每回前來,我獨偏好步行。
因天氣熱,可沿著車站對街的商店街,筆直的商店街,
直行最最尾端,穿過公園,即可來到姬路城外濠公園處。
天晴爽朗舒適時,沿著寬闊的大馬路,
兩側銀杏並木道襯著藝術雕像,
讓人一在在停下腳步,特別是這回來的秋日,正值澄黃璀璨時,
和著秋陽的空氣,收攬這城市的絕美,
比起春櫻滿開,可是平分秋色呢!
何況在姬路市區,除了姬路城,
一旁的古好園、安藤忠雄的姬路文學館,
再遠一些的兵庫縣兒童館都值得一訪。
【兵庫縣 | 姬路】好古園:都市裡的日式庭園美學,生意盎然的小宇宙
住在姬路車站旁,飯店好、費用便宜,
一旁百貨、美食街、超市一應俱全。
地址:姬路市本町68番地
開放時間:09:00~17:00(售票~16:00),4月27日〜8月31日/09:00~18:00(售票~17:00)
門票:大人1000日圓,小學生〜高中生300日圓
另可與好古園合購門票:大人1040日幣,兒童360日幣
交通:JR、山陽電鐵「姬路站」步行15分鐘,或巴士至「姬路城大手門前」下車步行5分鐘
官網:https://www.himejicastle.j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