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2_231159_P1090839.jpg 20110312_231314_P1090886.jpg

311日本大地震當時,我因公出差至日月潭,回程特意拜訪桃米生態村,正與同事提及紙教堂溫馨遷移至台的小故事。

 

神戶大地震後,因大阪好友關係,好幾年我頻繁在京阪神一帶活動,因緣際會聆聽 紙の教会(ペーパードーム)這事,也才開始知悉這位中生代天才建築師坂茂先生

20110312_231209_P1090845.jpg 20110312_231213_P1090848.jpg 20110312_231217_P1090851.jpg 20110312_231220_P1090852.jpg

這座名為Paper Dome的紙教堂,是台灣第一座紙建築,也是第一座來自海外的遊牧建築。由中生代的天才建築師坂茂 ( Shigeru Ban )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遭燒毀的神戶鷹取教會所設計,當時著手研究紙建築的他,以58根紙管做主結構,動員300名義工搭建成的新鷹取教堂,不但便於拆卸、移動與重建,更符合新世紀的環保概念與遊牧精神。

 20110312_231226_P1090856.jpg 20110312_231228_P1090858.jpg 20110312_231230_P1090860.jpg 20110312_231232_P1090861.jpg 20110312_231237_P1090865.jpg

阪神大地震後的十年間,紙教堂曾陪伴著在日本神戶無數的災民,撫慰民心。

但因在日本,這棟建築的作用真為"教堂",隨著年代漸遠已不敷使用,而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因緣巧合下,2005年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參與阪神大地震10週年活動時,在基金會董事長提議下,將紙教堂移往台灣;三年後在震災區埔裏桃米生態社區落腳,象徵著重新的南投桃米生態村,如今也因紙教堂,再次展開新生命。

 

紙教堂是以紙為材質作成紙捲筒的結構柱,在特殊加厚的處理方式下,讓它足以支撐建築的承重,而坂茂也因這特殊的紙建材受到國際矚目,也因此許多人私下喜歡以<紙筒大師>稱呼他。

 

不過和神戶鷹取的教會功能有所不同,台灣的Paper Dome並不具備教會型式,卻更顯多元及在地觀光融合,還會在此會不定期舉辦教會活動或相關藝文表演等,帶著台灣民眾從國情交流間,走出災難傷痛外,也為災後的南投觀光再復興,點燈溫暖心燈。

 

進入園內的教堂池水前,裝置藝術"搖晃的記憶"停泊在池畔邊,幾分沈浮沈載的半艘船,水波、微風間船身輕晃,讓遊客親身感受搖搖晃晃,是地震的記憶,是心中恐慌的畏懼,亦或那股走出傷痛後,漸行漸遠的悲傷與互助後滿溢的溫暖?

帶點膽怯坐上,才發現沒有想像中的搖晃,卻未料到此時的日本,正遭受史上極大的9級強烈搖晃。

  20110312_231201_P1090840.jpg 

半透明乳白色的玻璃纖維浪板構築成長方形的外牆,從側旁原木迴廊走入紙教堂內。

木質地板上,橢圓形的頂棚幕更是讓天光溫潤空間,上下或豎或橫,58根巨大紙筒成了紙教堂的全部,包圍也不緊靠這個圓弧狀空間,讓內外光線、風景相互穿透,綠意池水走進紙教堂風情中。

換了面貌的紙教堂,盡是和諧而溫馨的色調,也豐富了再生生命的角色。

教堂內遊客三三兩兩,來回穿梭其中,忍不住拍拍壁柱、安坐柱椅,看似薄弱的紙素材,此時卻以堅硬無比的信心,支撐起整個紙教堂,更擔負起災後安定民心中,那股最沈靜的力量。

20110312_231237_P1090865.jpg 20110312_231246_P1090870.jpg 20110312_231257_P1090876.jpg 20110312_231303_P1090878.jpg 20110312_231306_P1090880.jpg 20110312_231308_P1090882.jpg  

紙教堂另一側,台灣建築師邱文傑設計的新故鄉見學中心與之相互呼應,象徵兩地建築師的震災經驗傳承。奶油綠色的見學中心,以C型鋼為主結構,將鋼鐵彎成各種形狀,有稜有角、層次漸開,俐落的線條在眼前快速延展,試圖讓“彎曲的鋼”和"柔中帶鋼"的紙捲筒做一有趣對比,也把世間的"絕對"印象,輕輕一抺。

20110312_231316_P1090888.jpg 20110312_231252_P1090873.jpg 20110312_231255_P1090874.jpg 20110312_231310_P1090884.jpg  

打破宗教、打破族群,一棟建築能成為兩個國家災後帶來撫慰及振興的力量,是建築最高的境界,也讓建築以最柔和的身影,訴說著最堅強的生命故事。

311日本大地震的夜晚,我忙著與日本親友聯絡,得知他們平安的消息後,我也分享這則地震日的美麗巧遇,但願人類即便柔弱如紙,卻擁有聚集後的堅強信心與力量。

美中不足的是,我雖然很認同藉由門票來維持更好的園區環境。但眼前看到的桃米生態村卻是幾許雜亂,規劃的細緻度稍嫌不足,湖畔池水更是有若久未整理的一攤死水,讓人有些失望,也很難襯托出紙教堂的設計感與典雅。看過紙教堂的夜景,或許下回應找個時間傍晚前來。

20110312_231157_P1090838.jpg 20110312_231204_P1090842.jpg 20110312_231314_P1090886.jpg  

另外一提,兩三年前建築作品星光熠熠的銀座街頭,無意行經SWATCH集團的海耶克商業大樓(Nicolas G. Hayek Center),一整面植物垂牆旁,一座座獨立式的環保式水壓電梯,像是漂浮在空中的小宇宙基地,順著這片綠意水流升起,又降落。

在經過店員介紹及體驗這流動的"mobile showroom"後,環保兼具創意的設計簡直讓我大為讚嘆。回去一查,才發現又是我喜愛的建築師坂茂,在打敗多位國際級大師的競標後,以其絕頂創意為SWATCH集團所蓋的Hayek Center企業總部兼賣場(私旅行@東京_銀座SWATCH之海耶克商業大樓(Hayek Center)),果然是教人再次驚艷的坂茂!

arrow
arrow

    愛莉西亞aL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