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第一次來到熊本市,因為實在來過太多回
這次特別找了一些新名所、新店家、或過去沒有過的景點來體驗,
當然,在我心中,必訪景點還有我最熟悉、現又最關心的熊本城。
【熊本城天守閣復活更新】
熊本城,絕對是熊本市我最有感情的景點。
大地震前,就來訪多回;熊本大地震後,
實在太不捨被地震摧毀的模樣,只要有機會到訪熊本市,必訪熊本城。
正如熊本出身的朋友跟我說:「熊本城是當地人的心臟。」
不為別的,一來關心修復的進度,二來也多少帶著期待心,
人都到了當地,當然會想參與這場20年,
以一磚一瓦拼修出來,屬於熊本居民的心,
也透過幾年一回的更新,見證四季遞嬗下,熊本城的復活之路。
可參考:
https://aliciatseng.net/blog/post/46059652
原本在大小天守閣復活後就想前來(2021年),
但因遇上疫情,加上疫情後一直無緣來到熊本市,
這回因工作前來,緊湊的行程中,
決定先在「櫻之馬場彩城苑」快速用餐,騰出些時間上熊本城。
「櫻之馬場彩城苑」店家多,熱熱鬧鬧,觀光客很多,
雖然也想好好促進地方經濟,但實在不想花太多時間用餐,
直覺挑了上餐速度較快的【熊本城下拉麵-山村】拉麵。
跟朋友兩人各點了重口味的黑胡麻油拉麵、清爽的太平燕,
可能沒抱以期待,麵條軟硬適中,叉燒肉嫩味美,塘心蛋更是好吃。
湯頭雖鹹了一點,但獨特的黑胡麻油湯底,香氣濃郁,
兩者都比預想中的好吃。
居然都意外好吃,事後看了一下資料,
原來廚師可有著25多年廚藝經驗,難怪口味也算有水準之上。
(官網請點此;營業時間:11:00~18:00)
彩城苑的盡頭,即可登上階梯,以近路走訪熊本城。
因城內尚在修復階段,在安全、修復工程等考量下,
熊本城仍封閉不少區域,
目前公開的是自2021年6月建造的第三階段「天守閣完全修復‧內部開放」路線,
有南北兩通路(詳細地圖可點此)。
我從城彩苑前來,接的是南口入口,行經「本丸御殿大廣間」時,
天晴下,陽光照耀著各城跡,錦上添花之餘,
一望到「數寄屋丸」時,城垣下的碎石,仍讓人有些心疼。
沿著木造步道,很快即可來到外觀修復完工的大小天守,
城內的展示內容也在開放後做更新。
不過時間太有限,加上沿途走來,
也在意著城內大小修復工程,掙扎一會,最終還是沒有進到天守裡參觀。
倒是坐在天守閣前好一會,細細品味修復後的英姿,
也感謝一旁熟悉的大銀杏,永遠守護著熊本城。
不論什麼季節,我都會想再回來看看這精神地標的。
【熊本美食-赤牛Dining yoka yoka】
來到熊本,若要說特色美食,除了馬肉,就是赤牛了!
不過不一定人人可以接受的馬肉,
赤牛(あか牛)倒是成了多數人可接受,且真的美味的熊本招牌美食之一。
從熊本城下來,來到附近的「SAKURA MACHI(櫻町)」覓食,
櫻町是2019年開幕的複合設施,加上一旁就是熊本櫻町巴士總站,
不但熊本路線巴士行經,前往郊區的高速巴士也可以在此搭乘。
赤牛Dining_yoka_yoka是熊本當地的人氣餐廳,有數間分店。
在櫻町的分店則位於3樓,
用餐空間寬敞,沙發座區也舒服,
還有面向庭園的吧台座區,一個人前來用餐也很自在。
赤牛的特色在於脂肪含量低,肉質因瘦肉居多而色紅,
鮮味凝聚其中且無肉腥味,有人說是和牛最原始的美味。
赤牛Dining yoka yoka以招牌赤牛肉丼蓋飯聞名,
但這是為二分熟的生牛肉為主,搭配牛肉肉燥、半生溫泉蛋,
對於生食不喜歡的我,比較不喜歡。
我點選了赤牛ひつまぶし。
店內有イチボ (牛臀蓋)或牛肩胛肉兩種部分的肉可選,
我是選了稀有部分的牛臀蓋。
吃法即像鰻魚三吃法。
先是將滿滿炙燒過的赤牛肉片舖滿白飯上,直接吃。
二是佐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調味料一起吃。
最後則在注入高湯後,灑點海苔及佐料,即是赤牛茶漬飯。
三種吃法,吃到完美的赤牛滋味。
來到熊本,赤牛絕對是最別錯過的在地美味喔!
地址:熊本市中央区桜町3-10 / SAKURAMACHI Kumamoto 3F
官網:https://www.yokayoka-teppangrill.com/
【熊本美酒-熊本葡萄酒莊】
日本這十多年間,興起釀造葡萄酒,
也因各地氣候、風土大不同,
適合栽種的葡萄品種不同,釀出的滋味也各有風情。
像近年在日本十分受歡迎的「熊本葡萄酒」(熊本ワイン),
也是1999年才開設的新品牌,也是熊本第一家葡萄酒廠,
以熊本縣北部山鹿市菊鹿町栽種的葡萄來釀造,
酒廠就設置在市區15分鐘車程的「熊本美食樂園(Foodpal熊本/フードパル熊本)內。
這回因拜訪酒莊而第一次走訪「Foodpal熊本」,
發現這裡是以餐飲為主題的觀光園區,
裡面有包括許多餐食如麵包等的體驗工坊,
其他還有茶、酒、可樂的體驗,及一個在地超市等,
可惜前來當天正好遇上休館,只來到「熊本葡萄酒」參觀、帶回支得獎酒。
作為農業大縣的熊本縣,
釀造葡萄酒的契機源自於因少子化而帶來棄耕地面積快速擴大的問題,
而開始嘗試在山鹿市菊鹿町進行葡萄的栽培,以作為釀製葡萄酒的原料。
最從早的「Muscat Bailey A」、「巨峰」,之後增加了「Delaware」等,
契約農家也從4家逐一漸增。
因嚴選優質葡萄,於氣溫低的夜間進行葡萄採收、榨汁作業,
加上釀造過程的嚴謹把關下,葡萄酒香氣鮮明且迷人。
2008年所釀造的「菊鹿Night Harvest莎當妮 橡木桶發酵」,
在隔年榮獲日本葡萄酒大賞的「最優秀新世界白酒獎」,
自此受到酒界的注目,爾後也開啟得獎之路。
「熊本葡萄酒莊」的歐風建築,在園區內特別引人注目。
來到這裡,館內採用透明大玻璃的半開放式,沿著「見學順路」指標,
可一一看到從釀造到裝瓶的自動化過程,最後裝箱準備出貨。
最棒的是在這裡可品嚐美酒,
只要不要像我這麼烏龍,選了個休館日前來,
還能在其他的手工香腸、茶館、麵包蛋糕或超市等,好好享受熊本在地才有的美食美酒。
時間:10:00~17:00(周三休)
交通:JR西里駅步行20分鐘
網址:https://kumamotowinefarm.co.jp/
Foodpal官網: https://www.foodpal-kumamoto.jp/
【熊本工藝會館】來體驗手作玻璃飾品
在海上交通發達的時代,
肥後(熊本)的川尻是通往其他地方的門戶。
在那經濟飛煌的年代,也造就熊本市傳統手工藝的誕生,
從生活道具到裝飾品,都融入到在地人的生活中。
只是隨著工業化及科技進步,這些傳統工藝逐漸為人所淡忘,
為了其實這些傳統工藝為了不讓這些傳統工藝消失,
而有了「熊本工藝會館」的誕生。
從熊本市中心前來,JR 5分鐘,搭乘巴士更可以直接坐到會館門口。
這裡除了販售各式熊本傳統手工逸品、刀刃等生活道具外,
最有趣的便是各種主題的工藝體驗課程。
這裡的體驗課程,會依不同星期而有不同體驗。
我預約的這天是玻璃製的「とんぼ玉」 體驗。
とんぼ是日本蜻蜓之意,「とんぼ玉」指的如蜻蜓眼晶瑩剔透的玻璃球
自古以來有賜福避邪之用而廣受喜愛。
挑了自己想要的藍色及裝飾花,跟著職人在高溫火上烤,
待玻璃融化成可塑性時,將綴飾玻璃嵌入,
修飾後快速埋入砂堆裡降溫,
逛逛賣場及看看手工逸品,一個小時後便可以拿到成品囉!
地址:熊本県熊本市南区川尻1-3-58
電話:(096)358-5711
利用時間:9:00~17:00(1階)/9:00~21:00(2階・3階)/周一休館
交通:JR鹿兒島本線「川尻駅」步行5分鐘(車行7分鐘)或自熊本櫻町巴士站搭乘巴士至「熊本市工藝會館前」即到(巴士搭乘時間約25分)
網址:https://kumamoto-kougei.jp/
【熊本傳統庶民點心~即時糰子/忽然糰子(いきなり団子)】
來到熊本,除了部長,
最常在車站、觀光街區看到這傳統點心「いきなり団子」,
外觀有如手工版的大福。
いきなり原有”突然”、 ”即時”,因此最多翻譯為「即食糰子」,
其名稱源自於為了招待突然來訪的客人,
於是以家裡現有的紅蕃薯橫切成1公分的圓餅狀,
外裹帶點塩味麵粉皮製成點心,放入蒸籠內蒸熟即可用於招待客人。
而いきなり在熊本當地的古傳方言中也有「簡單」之意,
因此也有「簡單做出來的糰子」之意。
這十分簡單作法的甜心,少了加工,保有原來食材的滋味,也十分美味可口呢!
對於熊本當地縣民來說,「即食糰子」是從小到大的熟悉滋味,
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常常自製的小點心,
現在躍為熊本縣著名的名產,且多數會再加進紅豆餡(紅豆泥、紅豆粒),
或是加入其他抺茶、紅蕃薯餡等,口味變化多端,
讓吃起來的口感更有層次,而受到觀光客喜歡。
只是因未加什麼調味品及保存劑,所以保存時間十分短,
雖然不少地方都有在販售,但個人吃過的感覺,
比起選名家,若能買到現蒸熱騰騰的,搭配焙茶一起享用,
那才是我心目中覺得最美味、最有道地感的「即食糰子」。
(水前寺成趣園參道、熊本城的櫻之馬場城彩苑都有販售熱騰騰的即食糰子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