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捨站位於長野縣千曲市,車站位於平原標高550公尺坡地,
從車站來到市區,
一是從車站正門口搭乘市區巴士,二是兩側各有一小小的平交道,
穿過上、下兩階段鐵軌,
一側往「姨捨棚田」,一側往「姨捨公園」。
不要以期待絕景的心情前來,
千曲市姨捨地區是個典型的農家聚落,
我從棚田出發,一路往下來到長樂寺後,
再爬坡來到高處的公園後,返回車站。
沿著蜿蜒的小徑出乎意外的陡峭,
行經一株大型白色枝垂櫻,已近長出新綠的淡白色櫻花,
枝幹與被陽光透射的花朵,如這小鎮給人的恬靜感。
往下走一旁便是姨捨棚田,
相較於曾前往的新潟、能登半島,
這片入選日本百選棚田(梯田)倒不覺得特別壯觀,
倒是從這裡俯望整個善光寺平盆地,
人煙稀少,但離車站近,充滿鄉間旅行的自在,卻又十分便利。
我一路慢慢散步,
行經唯一一家店面的居酒居後,往「長樂寺」方向前去。
一路春櫻雖多近尾聲,
潔白如雪瀑的流蘇、多種季節野花正盛開,
看我拍得開心,原來正在散步的老婆婆前來打招呼後,
便一路作為我的嚮般,不斷為我介紹各式花卉,
說真的,多數花卉都非我懂的,何況日文,
但腦中畫過的畫面,反而是古老的姨捨傳說,
看到沿路遇到的,觀光客沒半人,盡是當地年長者住民,
呵呵~倒也安慰,這裡現在可能是老人們的快樂天堂吧!
除了花卉,果然這裡是俳句詩人芭蕉喜歡的地方,
曾為姨捨這地下寫下著名的俳句:「姨捨山之月」。
而這看似鄉下的地方,從車站便設置「投句口」,
以遊客投稿俳句之作,來到長樂寺附近,
刻著「俳句」的石碑更是沿著小徑一一羅列。
從車站來到長樂寺,與千曲市中心前來剛好會是反方向,
不入山門,
而是先登石梯來到古代姨捨十三景之一,即「姨石」,
據說這裡是賞明月最佳地,不過這石階有些讓我意外,
如挑戰攀岩般,還好自己也向來衣著輕便。
而今日的姨石上方,僅為石礫一堆,
是否是賞月最佳的地點我是不確定,
但這位置倒也巧妙,雖非最高處,
但眼前無屏障,視野的確極佳。
長樂寺境內包括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堂」、本堂、月見堂,
山門處還安置芭蕉翁御影塚,當地人以務農居多,
自古以來一直是當地居民的守護神,
也守護著農民賴以維生的棚田,
如今隨著觀光知名度打開,
反而是前來觀光的人,也會如我將之視為觀光點前來。
沒有再往四十八枚田及蛭石地區的梯田前往,
我往姨捨公園方向,這座小公園完全依地勢而建,
入口處就在車站另一側的平交道,
但好不容易繞返原路,一路爬上山坡後,
來到公園處,才發現這裡原來是公園的眺望台,
而狹窄型的公園一路又得再往下方步行。
整個大白天在松本早已將相機電池幾乎耗盡,
來到姨捨站多數僅能用小相機隨手拍拍小鎮風景。
也好,從白天到日升,來到夜晚,
短短的三、四小時多,
從傳說走到真實的農村風情,美景或和善的人,
讓這個午后完全出乎意外的美好。
more :
【長野縣 特色車站】姨捨站~三大車窗美景站,老人其實很多的棄老傳說地
交通:JR「姨捨站」
網址:http://chikuma-kan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