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宇都宮美食,腦海第一個浮起的便是「餃子」!
餃子之所以成為宇都宮代表名物,源起於這裡的陸軍第14師團,
因戰爭時代曾派兵長駐當時的中國東北,也愛上北方餃子口感,返回家鄉後,
為了一解相思之味,便在這裡開設餃子店,在口碑推播上,廣為流傳,成了餃子發祥地;
而餃子內餡不可缺少的食材之一「韮菜」,又是栃木縣特產,總產量名列全國1、2名之間,
小小一顆餃子,含有豐富的大量蔬菜,便宜又有營養,
對於溫差大的宇都宮可說是十分健康的美食而大力推廣,而成了名符其實的「餃子之都」。
餃子對於台灣人可說是家常餐食,不過相對於台灣多以水餃的吃法,
日本店家賣的餃子則像台灣鍋貼,指的多是煎餃(焼ギョーザ),以皮薄多汁為賣多,形體則較台灣小一號。
從JR宇都宮站一出來,便可感受到無所不在的餃子魅力。
急著趕車的,在車站裡的「餃子小町」便集合好幾家名店。
而往市區的西口,更是一出來便像來到餃子一條街,到處是餃子店看板。
而我自己比較喜歡來到寬闊的東口,一側是「みんみん(Min Min)」,一側是「宇都宮餃子館 健太」,
兩家都是宇都宮的超人氣名店。前者之前去過,這回決定來訪「健太」。
「宇都宮餃子館」光在在宇都宮車站步行之距就有6家,
我來到的是東口,則在獨立廣場中設有本店、別館、名產店及活動廣場,其中別館更是從早上6:30就開始營業
以「餃子健太」為吉祥物,除了周邊商店、付費的Line圖形,還會化身偶像玩偶,
在活動時出場辦握手會,算是將餃子觀光化最活潑的店家。
而這般的多元化經營也展現在餃子菜單中,
相對於同樣人氣名店「みんみん」、「正嗣」僅以煎餃、水餃為主,
「宇都宮餃子館」可說是當地人氣餃子店中菜色變化最多的,光是以餡料分類,就高達12種口味,
還有以作法而區別為煎餃、湯餃、水餃、炸餃、蒸餃5種,
及以日光豆波為餃子皮、餃子餡塞入雞翅等特別菜單,
而這還不包括店內也提供許多麵食及中華炒飯供選擇。
禁不住好奇而貪心地決定來份綜合餃(840日圓),一份12顆共12種口味,
除了店家創業以來的代表秘方之作「元氣健太」及含豐富蔬菜量的招牌健太餃子外,
其他還包括蝦子、蒜味、拔除蒜味的舞子餃、起司、韮菜、菌菇(舞茸),而我最喜歡的則是紫蘇及辣味。
平日在台灣我點餃子份量都在6~8顆,原本擔心點太多又要浪費食物了,但現點現煎,
一上桌香氣四溢已讓人胃口大開,加上皮薄餡汁鮮甜,微微的焦脆口感,
吃起來幾乎沒有什麼麵粉皮味,鹹味拿捏適中,加上蔬菜量多過於肉的比例,
因此吃來爽脆而不油膩,除了蒜味味道實在重,韮菜本來就不是我喜歡的食物,
其他口味都很棒,也不會煎過焦,讓人真的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已見盤底。
過去蠻常在宇都宮站轉換車,但多隨意挑一家自己看對眼的就進去用餐了,沒有特別挑選。
但自從上回好奇東口「みんみん」為何總是大排長龍,忍不住也跟著排隊後,還好奇查了一下網路。
一項有趣的「月間平均檢索(搜尋)」排名中,排行如下供大家參考。
「正嗣」店家較遠離車站,「めんめん」、「幸楽」在tablog評價也不差,
以自己吃過為「みんみん」及「宇都宮餃子館」,或許台灣餃子好吃的實在太多了,我個人會想再訪的反而是後者。
1位(3,600回) 「宇都宮 餃子 みんみん」
1位(3,600回) 「宇都宮 餃子 まさし(正嗣)」
3位(2,900回) 「宇都宮餃子館」
4位(480回) 「宇都宮 餃子 めんめん」
5位(390回) 「宇都宮 餃子 幸楽」
宇都宮餃子館本店
地址:栃木県宇都宮市宮みらい1-6
營業時間:
本館 11:00〜22:00 ;別館 6:30~20:00 (最後點餐皆為關門前30分前)
電話:028-638-5400
宇都宮餃子館各分店地圖:http://www.gyozakan.jp/img/2014/gyozama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