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第一次在日本感受褪盡繁華後的城市荒涼,那是在與酒田相遇後。
帶點檸檬黃的秋陽,把原本安靜的街道曬得暖烘烘,走在街道上卻覺得寂涼。還好有了功成名就、衣錦返鄉的「送行者」奧斯卡榮耀,再次來訪酒田,街道上行人依舊零星,但在車站想租借腳踏車時,竟然全數租畢。
確定是得慢慢品味這昔日曾繁華一時的海港老城。沿著城市運河流經記憶,出車站後往左邊大馬道直行,再次來到山居倉庫。
我沒有真正看完阿信,也沒有辦法將眼前的山居倉庫跟窮苦聯想,倒是腦中一直用熟悉的大阪印象,試著想像酒田當年「西有堺港(大阪),東有酒田」,熙來攘往,曾幾繁華的榮景。
酒田是山形縣內最靠近日本海的城市,位居河運要道最上川、新井田川匯流處,在江戶時代,沿著最上川流域載運來的庄內優質米、染料紅花及其他農作物,皆在此處儲放,再外銷至大阪、東京等大城市。這一排位於最上川、新井田川間三角洲的山居倉庫,當年正是扮演著酒田繁華的經濟命脈。
已超過百年歷史的山居倉庫,在1893年由舊庄內藩酒井家委由設計師高橋兼吉建造後營運,法令廢除後,現則由日本農業協會收為國有。而原先並排14棟的米糧倉庫,現僅存12棟,不過並不如其他城市,將留存倉庫群全部改造成商店,現在山居倉庫仍保有農業倉庫功用,儲存米糧。
僅其中一棟現改建為庄內米資料館,以展示庄內米的歷史、扛米工人艱辛生活情景,還貼心提供米製品食譜供遊客索取。
另二棟則為觀光物產館-「酒田夢之俱樂」,其中「華之館」收藏名匠辻村壽三郎的大型人偶,巧奪天功的技藝重現過去酒田歡樂街的生動情景;「幸之館」則以販售當地傳統藝品-傘福、雛人形,也販售著當地季節食材及名物。餓了、累了,還能在附屬的芳香亭餐廳,飽食一餐香Q好吃的庄內米及山形山菜佳餚。
相較於倉庫內人聲鼎沸,倉庫後面的櫸木之道,是條古色古香的清幽林徑。從後門走出,位於酒田俱樂部兩館間的外戶休憩區,硬是將館內喧嘩聲隔絶在外,讓遊客可以百年櫸木樹下,盡情享受歷史、海風。
沿著河岸並排的櫸木,原是用來遮陽防風,避免讓米糧變質而栽種,如今百年過後,碩壯的櫸木林道卻成了我最喜愛這城市的散步道,連結著古老神社,在自然與古樸間散發著迷人韻味。
文章出處:日本東北.極上祕境:JR EAST PASS慢遊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