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風情,刺激感官;傳統風味,甦醒靈魂。
小小一條神樂坂,竟藏身這麼多迷人的元素。
「神樂坂」所指為JR中央線「飯田橋」站與地鐵「神樂坂」站這一段,
中心道路分成「神樂坂上」和「神樂坂下」,
連結成一條主要長街陡坡,及巷弄延伸出許多的彎徑小巷。
花漾風情,自成一格,
也營造出截然不同於所在地新宿區的氛圍。
總是讓人走上千百回也不厭倦的「坂」道,
一不小心就會迷失了前行的步調。
坂道上,傳統料理亭、老店舖或異國美味,
快速讓人卸下城市心防,留戀著美味關係;
轉個彎,繞進巷弄間,
詩街物語、日式婉約,總不經意與美麗邂逅。
老東京傳統味,溢滿石坂小徑的角落縫隙間。
元氣飽滿的叫賣聲及人氣排隊店,
讓小小的神樂坂熱鬧非凡。
偶爾撇見巷弄內小巧的店招牌,好奇地探鑽其中,
隨著高低起伏的蜿蜒小徑,循線探索。
一個轉彎伴著一枚驚嘆號!
幽謐巷中的傳統料理亭,白天黑門深鎖,
夜晚搖身一變,成了美食佳餚、尋歡作樂的天堂,
果真這一探,別有洞天。
好似在北京逛胡同或上海遊弄堂。
但比起北京、上海,讓這裏多了幾份潔淨、幽靜與禪風美學。
來此好多回,愛上的卻是永遠說不清的氛圍。
神樂坂在明治時代是著名的花街,如同京都的花見小路,
這裡滙聚許多高級料理亭及藝妓,夜夜昇歌,
許多政商風流韻事、淒美愛情故事自然也跟著流傳,
彷若神樂般的樂音飄傳在街衢坂道裏,
久久不散,因而有神樂坂之名。
1923年關東大地震,讓當時的東京毀於一旦,
不過神樂坂裡的幾條小街卻僥倖逃過傾毀的命運。
於是,繁華依舊,
狹小的巷道吸引了愈來愈多的日本料理店進駐。
隨著日劇「拜啟父親大人」的走紅,
故事與街景歷史瞬間融入一體,
再度為神樂坂帶來新觀光人潮、新文化。
漫步在神樂坂巷弄間,藝妓、料理亭文化已逐漸凋零。
白天多是大門深鎖,只在招牌角落邊低調放著訂位名片,
而我早已忘了入巷的目的,
只是望著這片寂靜而沈重大門,貪婪地品嚐這份古意滋味。
當中,
兵庫橫丁是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曲巷彎延,聆聽寧靜。
另外過去曾是小川流經,而有熱海湯的小栗橫丁、
或是有若袖子折褶感石階道的袖褶坂等,
都是讓我來回漫步,卻不捨離去的美麗小巷。
漫無目的的旅行也迷人。
有時繞著繞著,
在窄若隻身才能通行的小路上遇見來自另一頭的訪客,
這才喚起現實。
又或偶爾走到死巷中,也不過再依循記憶走回頭路至坂道上。
我不擅記憶,多數路名或店名對我沒有太大意義,
倒是很多回,轉角的一個街景、一扇大門、一塊小招牌,
甚或一口滋味,讓我想起昔日曾步行至此的回憶。
連美食也好吃得讓人傷腦筋。
隱身在靜巷內的許多料理亭或居酒屋,
中午常推出超值的午間套餐,讓人一嚐老料亭的道地美味。
自己獨自前來時,我喜歡跟著家庭主婦,
在外賣老店排隊,等著剛起鍋的可樂餅或熱騰騰的小包子。
幸運的話,不排隊還可在街尾的不二家,
買上季節限定口味的PEKO造型人形燒。
與朋友同行,法式可麗餅有機餐、居酒屋的日式午餐定食或烏龍麵,
都是味美而超值的好選擇。
神樂坂街道狹小,傳統老店卻不少。
有田燒、山田紙店、相馬屋等等,
各類逸品小物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給。
每回一來,總是在此消磨不少時光,卻意猶味盡。
〈五十番〉
這是當地著名的包子店,光在神樂坂上就有好幾家分店,
每家都是大排長龍,其中以迷你小包子最受歡迎。
@Le Bretagne
以販售家庭味的可麗餅為招牌,也是日本第一家可麗餅餐廳,強調以蕎麥粉製成餅皮,配上有機新鮮蔬菜,即便位於幽靜巷子,但週末前來都是大排長龍。
@神樂坂茶寮
以傳統日式甜品為賣點,露天陽台區種滿細竹,隨風輕拂,坐在此喝茶、看書,心也跟著靜了,是我最喜歡的坐位。
〈紀之善〉
以食材道地聞名的紀之善也是神樂坂上的人氣名店,
尤其在日劇「love story」走紅後,
幾乎每回來都擠滿等候人潮。
老舖的抺茶、紅豆泥,甜中帶著茶香,
夏日一碗,細膩滋味帶來視覺及口感的消暑。
〈不二家〉
不二家在日本雖有不少分店,
但以可愛PEKO 造型的人形燒(有多種口味及限定口味)只有這家才販售。
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的PEKO人形燒店,雖在地下樓,
但排隊人潮長至一樓街上,彷若招呼客人的PEKO妹還會定期更換季節衣物。
〈昆沙門天善國寺〉
神樂坂上有兩個重要的歷史景點,
一個是由建築大師隈研吾重新打造的赤城神社,
另外一個則有神樂坂精神象徵的昆沙門天善國寺。
赤城神社是在1555年建造的,2010年時由隈研吾重新設計;
善國寺則是在1595年由德川家康創建。
這兩個地方之所以成為神樂坂的重要據點,
除了歷史悠久之外,也因為寺廟的風景優美,
成為當地人散心的好去處。
江戶味十足的神樂坂,卻是東京人心中的小巴黎。
法式風情再為神樂坂的迷人丰采增添一筆。
從飯田橋站沿著大馬路步行,
經過一道長斜坂就可看見「東京日法學院」。
這是東京最早的法語學院,
吸引許多計劃前往法國學習的日本人先在此習得基礎法文。
因此這一帶,
常可見到各式高級法國餐廳、食材專門店或是麵包店,
讓濃濃和風味的神樂坂,多了幾分浪漫法式風。
沿著斜坡而建的日法學院,
白色建築外牆在六、七十年歷史沖洗下,
外觀有些老舊,以造型特殊的藍色磨菇柱撐起整棟建築物。
走進學院又是另一道風景。
我最喜歡的法文書店,
以墨綠牆面將紅門、紅櫥窗襯托得復古而有味道,
十足法式小書店況味,以販售全為法文書,
連許多熟悉或當紅的日本作家書也翻成法文版,
閱讀著日法文化融合的瞬間,不禁會心一笑。
校園另一個醒目建築即是二重螺旋塔。
這是由日本近代建築師坂倉準三所設計,
由於坂倉曾遠赴法國求學、師承建築大師柯比意,
因此作品中將現代主義與日本傳統做一結合,
白色的螺旋塔從坡道路就分外搶眼,走進一看,
三角形的天井更成為這建築美麗的特色。
想要安靜享受午后時光,學院內教堂外還有一間戶外咖啡廳,
讓人可以暫時拋下旅行中的追趕步伐,
在此放空、也放鬆身心。
傳統東京、現代巴黎,多元的迷人語彙,
總讓我強力推薦朋友,來東京就別錯過神樂坂。
在我心中,這樣一趟「大人式旅行」,
美得有些朦朧,只求會心,不需刻意,
一個人、兩個人,也可以是和一群朋友,
來趟心靈、感官與味覺的旅行。
這裏有神社、老舖、料理亭等大和產物,
也有法義戶外風的美景美食,
還有著便利超市、廉價衣物等家庭主婦的採購天堂。
附近為早稻田學區,緊鄰著的文京區,
則是日本許多重要出版社和印刷廠的發源集中地,
更因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誕生於此,
明明本是煙花柳巷,仍散發著文學的歷史風味。
不知是不是因為來了太多回,
還是歷史人文、季節物語下的神樂坂讓人太醉心,
一提筆要寫神樂坂,情緒伴著回憶與故事,
讓我一時理不出個頭緒。
但細想認識這麼多年的神樂坂其實沒有太大變化,
連大排長龍的外賣店舖、人氣店、咖啡店,
永遠只讓我苦惱著排或不排隊。
坂道、石階,料理亭的黑牆內,
彷若上演著昨日花街柳巷的淒美故事,
穿著和服的藝妓跟著三味線琴聲翩然起舞、唱和。
濃濃的日風古意,讓許多外國人把這裏視為東京的寶;
而東京人則把這裏當作自由巴黎的浪漫天堂。
傳統的裏東京風情,小巴黎的浪漫,姿意起舞,
極法國,極東京,交相融合在神樂坂道與彎巷曲弄間,
只有河畔邊 CANAL Café 的綠葉、櫻花提醒我四季遞嬗。
【飯田橋神樂坂中央線】景點
小石川後樂園
隈研吾X la kagu (ラカグ)=新潮社的新思維
企劃超強的海鷗書店+Weekenders Coffee All Right
<交通資訊>
地鐵東西線至神樂坂站下車
JR中央線(普通)西口/都營大江戶線/地鐵東西線,有樂町線,南北線飯田橋站下車
<參考網站>
神樂坂店家資訊 http://www.kagurazaka.info/
神樂坂動畫地圖http://www.shinjukuku-kankou.jp/map_movie_index.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