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鎌倉倚山,神靈氣韻成了人間修行大道場,
其中鎌倉五山中包括:
第一的建長寺、第二的圓覺寺、第四的淨智寺都在這一帶。
位於北鎌倉站附近的圓覺寺,
是1282年由當時幕府北條時光所建,
用以悼念當時與蒙古軍作戰而傷亡的戰士們,
並特別還由中國南宋邀請無學祖元禪師來此擔任開山住持,
創建時正值大乘佛教圓覺經出土之際,便以此命名,
並由開山禪師命名山號「瑞鹿山」,
寺內有許多名列國家重要資產文化財的珍寶,
是臨濟宗圓覺寺派大本山的最高寺院,
位居鎌倉五山第二位,也是鎌倉著名的禪寺院。
登上階梯後來到圓覺寺山門時,
中庭廣場以兩道短木柵欄分成參客的出入口,
前方筆直而高聳入天的古木群,
為天地間壯闊地開出參拜道,
沿著山勢不斷往山峰處走,
才發現原來僅容身數人小大的山門後,
竟是高達6萬平方公尺的寺境。
圓覺寺深受中國禪宗影響,
建築構造充滿唐風的「禪宗」樣式所影響,
即從總門、山門、佛殿、法堂、方式等伽藍配置以一直線排列,
是日本唯一能與和式建築同列兩大主流。
寺內國寶如數家珍,還因傳聞在開堂當天,
一群白鹿突然現身的「白鹿洞」,
混在人群中聆聽佛法,讓住持直覺是個吉兆,
便以「瑞鹿山」作為圓覺寺山號之名,
而白鹿洞就在境內「開基廟」附近。
來到巍峨三門,
沈靜的歷史木造門象徵著「空、無相、無願」,
要世間人學會放下煩惱與執著,
跨過三解脫門,前往佛的領域,
木造白牆的本殿,因曾遭受地震毀損而重建於1964年,
四周綠色杉木環繞,更顯建築的新穎。
殿中供奉著釋迦如來,天井還有一幅白龍圖,
雙眼威嚴,舞爪張揚,窸心傾聽凡人的心願。
充滿禪意的圓覺寺,
過去曾因為知名作家夏目漱石及島崎藤村等人在此養病參禪,
知名度大增,
本殿西側有座茅葺屋頂的「選佛場」,
是寺境歷史悠久的坐禪道場,
內還供奉著運慶派於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藥師佛如來,十分珍貴。
一旁的「居士林」,
則是為了給在家修行者便於在此打禪修行而設的道場,
現在周末也提供一般人參加禪修靜坐。
順著本殿旁的小徑登上洪鐘道後,
長長爬坡石階道不斷綿延,終於來到關東第一大洪鐘(梵鐘),
與三門、佛殿同為寺內三寶,
建造於1301年的洪鐘,高達260公尺,鐘口口徑達142公尺。
相傳由2500名善男信女共同打造而成,
鐘身上還刻有漢字「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等漢文祝福字樣,
而一旁的弁天堂正是為了守護洪鐘而建,
每60年會舉行一回的「洪鐘祭」。
幸運的話,還可自此眺望山下街景與遠方山巒美景,
幾回前來,可惜登上見晴台,朗朗雲天卻迷濛,
倒是山林鳥語的清香,為沿途略感疲累的雙腳舒緩不少。
但觀訪至此,還走不到腹地的一半之遠吧!
往上來到的「大方丈」,
最值得一瞧的莫過於美麗的方丈庭園,木造唐門上,
技藝精湛的雕刻工法,刻畫出門前吉獅,
門壁祥龍、菊花卉飾,栩栩如生,威武生風。
庭中有兩株巨大鎮柏,沿著小徑來到壯觀的「百觀音」,
這些收集自全國各地著名的石雕觀音,
或以立體雕刻,或是在石上以柔美線條刻畫莊嚴的觀音像,
藝術技巧不同,卻同展慈悲仁慈心。
行經濃濃綠意的日式庭園「妙香池」,
遊走在禪風杉林裡的古建築,
也一睹來到極具中國風的國寶建築,存放佛牙舍利的「舍利殿」,
再爬上參道斜坡,一路來到置高點「黃梅院」,
境寺之廣大真是超乎想像與體力。
回程時坐在「佛日庵」前方庭園茶寮紅長椅上歇息,
喝茶、觀景、享受山林間的清新與靜謐片刻,
那股怡然自得,讓我早已放下時間的束縛。
人群漸少,參天竹林與杉木拉起天地間的無念空間,
身在其中,卻無心朝聖夏目漱石寫下《門》的歸源院,
也無意尋找小津安二郎那墓碑僅刻著「無」字的長眠地,
鎌倉的山、海觸動當年這些文人的靈感,
能此時此刻身在其中,感同身受已覺得夠幸福了。
本文節錄自~《東京近郊自遊提案》(點書名可直接購書)
【鎌倉景點】http://aliciaisme.pixnet.net/blog/category/1988638
地址:鎌倉市山ノ内409
電話: 0467-22-0478
開放時間:8:00~16:30(12~2月~16:00)
門票:300日圓(兒童100日圓)
交通: JR横須賀線「北鎌倉」站步行1分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