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涼寺側門一路直行,行經森林風的Momi Café後,
步伐快步跨過綠意竹林巷,視線隨著直覺回頭一望,
正好落在巷口木板招牌的「紅葉公開中」上,
一看正是傳聞中的季節限定秘境「厭離庵」。
一年僅楓紅期間才開放的厭離庵,
山門前的幽微窄道僅容1~2人身,
秋陽穿經濃密竹林,長長小徑上微光稀影,
將喧擾阻隔於外,一路來到山門口時,
燦紅楓木連枝帶葉攀過圍籬,向旅人招手,
神祕又熱情的世外桃源,
連售票也是臨時擺桌設攤,
工作人員還以鉛筆依「正」字號記錄來訪人次。
別有洞天的厭離庵,石徑、本堂、茶室「時雨亭」…,
與京都其他寺院相形之下顯得迷你,
倒是本堂前唯一一株楓木。
樹型巨大,枝幹如傘姿優雅延伸天際,
光采色澤交疊著楓紅傘面,
巧奪天工的細緻,讓人沿著巨楓繞行,
任何角度觀看都如藝術品般,讓人好不喜歡。
微風輕拂,紅葉飛舞,
讓庭園青苔上跟著舖滿浪漫紅絨毯,
觸目所及,燦若琉璃,
日式屋舍內,透明玻璃映照著庭前的流金光影,
眼前楓景,深邃如油畫、柔和似水粉彩。
望著堂內樑上懸掛的「厭離庵」,
敦厚有力,咀嚼文意,
當年屋主人愛上的應也是這份不經意的怡然,
如今旅人在時間錘鍊、季節渲染後,
更是別有意境。
厭離庵是鎌倉時代的歌聖「藤原定家」在小倉山麓居住山莊的舊跡,
出生於戰亂,面對皇族勢力日衰,武家興盛下,
對於戰事他抱持超然態度;
但家族歌人輩出,
特別是父親不拘萬葉集既定之法,獨樹一幟、自創流派,
他繼承父跡,復研其辭藻,
麗其篇章,亂其舊序,新其筆墨,
奮力為貴族文化的「和歌」漚盡心血,
成為新古今調代表性的歌人,
並集結百位和歌詩人之作,編彙成《小倉百人一首》和歌集,
對後世和歌產生極大影響,
而這裡正是藤原定家編製詩集居住處所之一,
連當時使用的筆洗「柳の井」也在其中。
山莊舊跡隨著藤原家家道中落而荒廢,
雖然江戶中期時冷泉家曾接手修復,
並獲靈元法皇以「厭離穢土,欣求淨土 」
(ごんぐじょうど・えんりえど)
而賜名「厭離庵」,
並在庭園增建五輪塔「定家塚」作以追憶。
只是因時代變遷再次荒廢,直至明治43年,
白木屋社長木村彥太郎在此修建佛堂及庫裡後,
請來幕臣女兒「素心尼」擔任住職,
自此厭離庵成了臨濟宗天龍寺派的尼寺,
平日不開放參觀,
只在楓紅季節才特別公開,讓世人一睹其貌。
佔地極小的厭離庵,小巧的舍庵上,
簡樸茅草覆屋頂,空氣中散發著淡淡薰香,
遊客三三兩兩沿著廊簷入坐,沈默不語,
靜觀各自眼中唯一的美景,
撫觸著廊柱上歷史的深紋,
連指尖都感受到無與倫比的幸福寧靜。
楓紅時節的嵯峨野,從車站一路走來,
天龍寺、常寂光寺、宝筐院、嵯峨二尊院、清涼寺,
各各滿園楓紅,繽紛如人潮。
自成小世界的厭離庵,卻如俗世間的一方淨土,
幾經炫爛,幾歷沈寂,小而美,美而不浮華,
樸實中散發處處恬靜氛圍,
眷戀著每個默然的片刻,
教人怎能不獨愛厭離庵?
上妙五欲,該是「厭離」五欲,不染著。
但人世間的絕妙,正在於當天地獨留一株楓,
卻足以讓人魂牽夢縈,如何不染著?
我拾起數片紅楓落葉,夾進書中,久藏於心,
讓這京都的最後秋意,
在內心畫下美麗的句點,收圓。
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二尊院門前善光寺山町2
電話:075-861-2508
開放時間:9:00~16:00(每年11/1~12中旬左右開放)
觀拜費用:¥500
交通:嵐電「嵐山」站步行15分鐘或市巴士「嵯峨釈迦堂前」步行10分鐘
2020年開放期間:11月1日 〜 12月7日
參考網址:https://www.kyotokk.com/enrian.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