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紀錄片,讓我對奈良美智的作品大大改觀。
「A to Z」計劃延伸而來的小木屋作品同樣讓我著迷,
於是從東京的原美術館、A TO Z餐廳,
一路追隨至青森縣,
包括青森縣立美術館、十和田市美術館、弘前市街的青森犬作品,
還不包括不同美術館的特展。
若說青森縣是孕育如他的創作搖籃,
東京都心是他聯結國際的舞台,
那栃木縣那須裡的森林肯定就是畫筆下、小女孩的夢遊地,
讓創作的觸角得無寬廣的延伸。
【東北~青森縣】LV建築師青木淳*青森縣立美術館~走進迷宮裡尋找青森犬
【青森縣 弘前市】被關進倉庫裡的奈良美智X A to Z Memorial Dog
這裡是奈良美智的工作室,
他在這座森林裡打造他個人美術館「N's YARD」,
於2018年3月16日將正式對外開放。
今年東京都心的櫻花開得早,
3月下旬滿城已被櫻花染成粉紅夢幻城,
線上會議一結束,趕著搭乘東北新幹線一路往北,
卻仍錯過順接的巴士。
澄淨的空氣提醒著我世界已轉換,
即便陽光暖得讓人難以置信才剛送走冰雪冬日,
但四周景致仍是新芽未生,
春櫻含苞待綻,更別談到綠葉覆枝。
所幸黑磯站前的咖啡館,
以簡單美味解決我的午餐,而後到了美術館,
也慶幸在那用了餐,因美術館周邊除了森林,什麼也沒有。
連美術館「N's YARD」也是,
清淨的讓人有點難以想像這才開幕不到10天呢!
或許拜交通真的很不便之因,
也算另類幸運吧!下了巴士,一回頭,前方指示牌指低調地標示著美術館方向。
穿過明治時代外務大臣青木櫻的私人別墅的明治之森,
沿著高聳並林道,沒幾分鐘,
左前方的清水混凝土劃開綠木林,
不必猜測,也大概也知道這裡是美術館無誤。
簡潔現代風的美術館,靜靜坐落在森林裡,
再等個半個月、一個月,
新綠的迷人景象早已組構在腦海的想像裡,
但或許也正因大家急忙著追逐提早綻放的都心春櫻,
才有機會獨享這片森林的美好寂靜。
願自己也保有那森林裡的小女孩心境,
沿著步道東拐西彎,美術館明明就在前方,
但甜澄的空氣與森林氣息,突然一點也不急著入館,
反而沿著四周步道,好奇地探索戶外的裝置。
其實沒有想像中多,
特刻架在樹梢的放大版大鳥巢,小木屋,
及以躲藏在美術館後方的小女孩「Miss Froest/森の子」。
「Miss Froest/森の子」這作品第一次公開是在2017年時,
青森縣立美術館以慶祝開館十週年為主軸,
身為日本當代三大最具影響力藝術家之一,
又是青森縣出身的奈良美智當然是不二人選,
他打造約6公尺高的全新創作「Miss Forest 森之子」
就放在八角堂中。
當時重新開幕後,我也再訪青森美術館,
為的正是八角堂及RENEW後的小木屋作品。
這裡的比記憶中縮小一號的感覺,
不同於青森的設置概念,
我更喜歡在「N's YARD」的設計方式。
如冷杉樹而來的髮型融合在後方樹林中,
臉部表情卻是安靜、沉穩而溫暖,
但一如在青森縣市美術館的巧妙,
小木屋對應著屋外「青森犬」的迎面相視,
這裡同樣隔著落地窗,
以大谷工作室小型雕塑作品「涅槃像」及牆上奈良美智的《山少女》為呼應,
有著窺視的趣味。
但「N's YARD」館內管制不少。
從一踏入館內,就嚴禁攝影,
手機得關靜音,包包得放進置物館,
連賣店、咖啡館也無法拍照。
當然,這些都是基本禮儀,
畢竟不算大的展館空間裡,
能讓人更沉浸在館內的所有作品,甚至是策展的想法概念。
不同於奈良美智繪筆下的小女孩,
總是心懷鬼胎般,表情豐富。
清水混凝土外牆的美術館,
純淨得只看得到木質色調、白色,
除了販售部及咖啡館以空間、色彩切割出來外,
十分簡潔而充滿現代風格。
除了前室,共區分為5個展示室,但每個展示室都不大。
多數都是他個人未發表的新作品、手繪草稿及他個人收藏品,
這些收藏品的原創,像是奈良美智與他的朋友們系列,
原自於他與藝術領域好友們的物以類聚,
展示包括實體品、唱片封套、雕塑、藝術品等個人收藏,
建構在彼此的惺惺相惜,也是給予他創作時的心靈友誼。
最有趣的是,許多看似來往郵件時的信封、MEMO紙等,
也在他隨性的創作下,成了作品的稿紙。
這讓我想起他最著名的小木屋工作室,
總是凌亂得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
但想想同樣在藝術、廣告領域工作的我,
很多景象反而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與日常感。
建築師安藤忠雄、伊東豊雄,
藝術家草間彌生、奈良美智,
這些在亞洲同樣享有高知名度的日本建築師、藝術家,
近年來不約而同陸續有了自己的美術館。
這些本在各美術館展常客的創作者,
包括自己這幾年也不免跟風也好,興趣也罷的陸續前往,
也讓我開始思考著,
正因太常在美術館或街區看到他們的作品,
當以其之名而設立的美術館,我會期待看到什麼作品呢?
或許相較於以瀨戶內海為基地的安藤忠雄、伊東豊雄美術館,
本身就是藝術海波道、聚落概念,
選擇都心新宿區的草間彌生外,
千里迢迢特意來到那須,東京當日往返,
讓我很難再延伸至其他周邊景點,
而雖有不少難得在美術館展覽中見到作品,
卻又不完全是我最喜歡的。
像個人頗喜歡奈良美智的雕塑作品及裝置作品,
還是難掩一點小失望。
可能前來時美術館才剛開幕沒有太久,
館內紀念品店不算太多,
但都是其他美術館或是文創店所沒有販售的獨家創作周邊商品,
而設計則以大人風格,
以書籍、明信片、筆記本、T恤、mt膠帶、桌上小物、書籤或胸章為主。
但常在美術館造成搶購熱潮的限定版的娃娃或夢遊犬等玩偶則沒有。
我太理性了,沒有如同在店內另一位訪客的大肆購買,
只買了一本他談創作的著作,便轉進咖啡館「KONARA」裡。
咖啡館「KONARA」裡販售的飲品雖看得出用心,
但種類不多,現則在周末及假日提供便當
(以小女孩的木製便當盒,用畢後採回收方式,且不另外販售)。
不同於簡潔淨白的館內風格,
一面木板拼貼,一側則貼以多治見產的小格陶磁,活潑了空間及色彩。
咖啡館內的家具更是都出自名門,
小格磁磚為而桌椅則採用名古屋家具屋的,
其他如燈具、木工製品等也幾乎大由來頭。
點上一杯季節味的「櫻紅茶」,巴士時間不趕,
我也就安心的坐在窗邊,在新書與戶外風景裡,
以大片落地窗作為隱形界限,心緒不時遊移在兩邊。
以現代作品為中心的美術館,
總能扣緊都會人的疏離、孤獨,衝撞人心。
如同「森之子」,那潔白無瑕,分不清情緒的小女孩,
靜候在綠色森林裡,引領訪客走進藝術的夢境,
一路吸吮著大自然裡的四季芬芳,也在世界與內心的矛盾裡,
喚起單純的種種美好,
一如這裡的空氣、陽光,總在早春大地尚未被喚醒前,
透過藝術,帶給我的種種想像的快樂。
地址:栃木県那須塩原市青木28-3
電話:0287-73-5711
開館時間:10:00-17:00(賣店/コナラ咖啡館10:30-;最終入場/L.O.為60分鐘前);每周二及三休館(另有冬季休業,請上官網確認)
費用:大人、大學生為1,500日圓;高校生 1,000日圓;小學生 500日圓;小學以下免費入場。
交通:搭乘東北新幹線至「那須塩原」站,轉乘往板室溫泉方向巴士,至「青木別莊前」站下車,依指標步行7分鐘(因班次很少,嚴格來說,若當天從東京出發,大概僅有3班次可利用,又或如我是來黑磯搭乘,請務必先確認好巴士時間)
http://toya108.jp/public/_upload/type017_39_2/file/file_1523343500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