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受邀青森縣與RAW的記者餐會,
不同於前次以青森縣大自然及人文風土的食材,
這回的《新青森藝術/New Aomori Gallery》菜單,
結合藝術大師作品的視覺,
將藝術搬上桌,化身一趟味蕾的青森美學之旅。
【青森縣】X 江政誠RAW:米其林的五感庶民饗宴裡,找到深度遊青森的味之旅
適逢RAW六周年,過去定期拜訪青森,
尋找創意食材靈感的Chef Andre(江振誠主廚),
2019年擔任青森縣觀光推廣大使後,
今年受疫情關係,第一次以四天三夜online實境之旅,
而最終拍版定案的菜單,
則是同樣吸引我會願意刻意前往青森縣的原因之一:美術館。
如同Chef Andre所言:「整個青森都是我的美術館!」
在青森這座巨大的美術館量體裡,
四間享譽國際的當地美術館成了美的線索,
包括「青森縣立美術館」、「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
「弘前當代美術館」以及「青森國際藝術中心」外,
屬於在地文化的「三內丸山遺跡」、「黑石的睡魔祭」等,
也都成了創意美饌的靈感來源。
美術館文章可參考:
【青森縣】LV建築師X奈良美智-青森縣立美術館:走進美的迷宮裡尋找青森犬(含交通)
【青森縣】三內丸山遺跡:來到青森縣立美術館,先來探訪5千年前的繩紋人生活
【青森縣】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西澤立衛*草間彌生打造最可愛的美學小鎮(含交通)
【青森縣 弘前市】被關進倉庫裡的奈良美智X A to Z Memorial Dog (現改為弘前當代美術館)
【青森縣】安藤忠雄╳青森國際藝術中心(ACAC):原野森林裡的美學競技場
【青森縣】津輕傳承工藝館:日本第一高、全國11派別的木芥子娃娃及一嚐美味黑石B級美食
而主廚也在受訪時提及,這四大展館中,唯一還沒到訪過的為ACAC,
最喜歡則是由昔日「吉井酒造煉瓦倉庫」在今年改建成的「弘前當代美術館」。
藝術家奈良美智在2006年時,以小木屋為概念的「A to Z計劃」,
自故鄉弘前市為開始,展開一系列內國內及海外巡展,
最後並拍成紀錄片《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
而這隻深受主廚所喜愛的白色的「A to Z Memorial Dog」,
也歷經在腹地公園、關進館內後,
今年「弘前當代美術館」落成後,也終於可以全面貌完整相見。
造訪過這幾間美術館的,
應對於每一間美術館各自展現的個性印象深刻。
但這回限時五天的《新青森藝術/New Aomori Gallery》主題,
每一道菜色對應牆上青森出身的攝影師「杮崎真子」為主廚拍下的作品,
一道菜呈現的不僅是一幅照片,更是主廚鏡頭下,
一個個有靈魂、有思想的不同”人物”。
「ウルトラマン」(Ultraman)
一出場就讓人忍不住莞薾一笑,
身為「鹹蛋超人」鐵粉的Chef Andre,
以漫畫人物為發想俏皮開場,
第一道菜色不同於制式的前菜,
反而是連結宜蘭風,
以芋頭花生捲冰淇淋概念為開端,
讓記憶點與香醇滋味同樣讓人深刻。
「無限.因果.輪迴」
以綠白細捲麵悉心製作的這一道,
綴以橄欖油為飾。
取自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中,我最喜歡的作品「Cause and Effect」,
由韓國藝術家徐道獲(Do Ho Suh)所創作。
外觀猶如唯美巨型水晶燈自天花板上迴旋而下,
仔細一瞧,是由數萬個紅橘白樹脂製的小人形雕肩立堆疊而成,
個人與群體、吞噬或並存、生命的光輝與死亡,如同因果輪迴。
「青森犬」
這一道一上菜,先是愣了一下,一盆白色的沙拉,
原來靈感來自青森縣立美術館的人氣「青森犬」。
原本這隻青森犬完工時並沒有飼料盆,看似微哀愁,
後來藝術家奈良美智才為牠加了白色砵碗,
還種滿可食用的食用花。
而這道放滿櫛瓜花、風鈴花、藍雪花、
孔雀花、金蓮花等數種可食用花的飼料,
醬汁調得甚得我心外,
搭配藏在裡頭的軟嫩鮑魚及鮭魚一起食用,
是這回我最喜歡的一道菜。
「桜並木下の流鏑馬」
今日藝術小鎮的十和田市,
明治年間初期因設立陸軍軍馬局出張所,
帶動馬匹產業的繁盛而風光一時,
即便今日仍處處留下馬的蹤影。
鄉土料理「櫻鍋」即以退役戰馬的馬肉為主食。
但概念與台灣傳統的牛肉湯相似,
因此主廚以鹽麴醃製的乳牛肉片,
加入松露和薑片為調味,
快速夾入法式牛肉高湯後,等待三分鐘,
就成了台灣版的「櫻鍋」。
吃來讓人爽口不油膩,卻是意猶未盡,
不吃牛肉的,改以魚片也極為鮮甜。
「森林系.帆立貝燒」
以安藤忠雄的青森縣藝術中心為靈感,
在這「看不見的建築」,來趟森林中的藝術小探險。
以帆立貝殻為器皿,撥開上方的綠色香草葉,
微燒炙的帆立貝做成塔塔的方式,
而最下方的炒蛋更是透過不斷打蛋的方式,
紮實而細密的口感,如同在森林裡找尋藝品般,
讓人享受那沉浸其中的喜悅。
「黒石つゆ焼きそば」
青森縣津輕一帶,因天氣寒冷,
而有了這道加入高湯的黑石炒麵,
而主廚以煎到微焦的細麵線,食用前沖入高湯,
與上方的叉燒如吃日本拉麵,
但又有著炒麵的香氣,著實迷人。
「三內丸山の食べ物」
青森縣美對街的「三內丸山遺跡」,
是今日挖掘出日本最大的繩文時代村落痕跡,
這時期出土的陶器上因有繩子般的紋路為特色。
而這回主廚的靈感來源,
主要是源自考古學家們更在竹籠中發現栗子殻,
推測是當時的主食,因而以此為主要食材之一。
而主廚這一道菜色,便以栗子搭配香煎鴨肝為主,
特別是下方以台灣的麵茶為底,奢華入口,
吃出濃郁豐厚的滋味。但可愛的是,
仔細一看,盛料理的碗,
還刻意找了一個仿鏽缺角的碗器。
「4匹の猫」
這回的主菜,
靈感來自青森縣立美術館館內人氣咖啡館「4匹の猫」,
這也是我每回到這裡必吃的「青森限定」咖喱飯。
而主廚創作的「墨雷咖喱飯(molé curry rice)」,
除了米餅下的咖喱牛肉,
最特別是由濁酒與米漿打成的一小口,
充滿咖喱香氣的甜酒般飲品。
「歪んだ価値観」
甜點以十和田市街的作品「Fat house」為靈感。
透過棉花糖、柚子、優格等打成雲朵般,
上方飾以不成比例的小薑餅屋。
像是再現被擠爆變形的古怪洋房,
將藝術家的超現實夢境,
以靜態的食材呈現出藝術的靈魂。
整體而言,這回的主題菜色,
雖是以新青森為靈感,
但除了連結青森的文化藝術意象,
更連結著宜蘭、台南等濃濃的台灣味覺意象,
相較於上一回的青森菜單,
我更愛這次的溫熱版的新青森。
青森縣的熱情當然更是不用說了!
光是看到青森縣三村知事的出場就知道。
他一定是我見過最熱情、最愛台灣的,
對青森縣的推廣也自是不遺餘力的。
即便今天青森各地拍下的影片感動到讓我差點落淚,
但最後三村知事一出場,大家又要破涕為笑了!
疫情過後,怎能不親自趟上青森縣,
再次感受這視覺上,味覺上的美好呢?!
當然台灣對日本的熱情也同樣的。
主廚在看完《青森等你來》影片後,同樣深受感動,
而拜託當地將黑石睡魔祭使用過後,
拆解下來剩餘的和紙,重新剪裁送來台灣,
並在台灣找來資深師傅親製一座「台灣島型花燈」,
由他率先貼上後,今天在場的人一一貼上台灣各地
(凡這段期間在RAW用餐的民眾皆可參與),
待完成後,將會這座帶著台日融合的新燈籠空運至青森縣,
或許明年還有機會在青森縣看到呢!
RAW 《New Aomori Gallery》餐食資訊:
期間:2020年12月9日~13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