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下町散步,東京人大多首選「谷根千」。
這裏是下町文化的發祥地,東京當地人習慣將谷中、根津、千駄木這三區暱稱為「谷根千」,橫跨東京都台東及文京兩區,過去因是庶民生活的重鎮區,加上未在關東大地震及戰爭中受重創,至今仍保留了江戶後期的社區格局、老街風情、傳統產業及濃厚的人情味。也因此,常成為日劇或電影的取景地。
日暮里,庶民每天生活的鄉里。
可任選日暮里、千駄木或根津站做為起迄點,我則習慣從日暮里開始。逛逛布街,或先在谷中銀座商店街滿足口腹後,再沿著よみせ通、三崎坂上,繞回三浦坂、あかじ坂到達根津神社;時間充裕時,則會在出站後左轉進入小巷先來趟歷史藝術之旅,從三浦坂、あかじ坂,沿著不忍通,再繞回三崎坂巷內返回「夕陽階梯」等待日落片刻。
包括三崎坂、三浦坂、あかじ坂等,這帶坂道起伏大,巷弄錯綜複雜,讓本來就很沒方向感的我,即便帶著詳細地圖,一個岔路就迷了路,但也因為迷了路,才發現許許多多被旅遊書、匆忙行速下遺忘的角落。
這也才漸漸明白為什麼小小一區,可以深受這麼多散步達人、文人墨客的喜愛的原因。帶著點不確定感,前進,卻有著更多小小驚喜。
第一次來訪,為的是一訪著名的朝倉彫塑館(目前休館整修中,2013年才會重新開幕)。後來發現在這帶還有不少特色的藝文空間,除了「大名時計博物館」外,「すぺーす小倉屋」則將原伊藤家的當舖及古倉庫改造為兩層樓、五個小小的藝文空間,展示新藝術。「下町風俗資料館」原是明治時代的酒商店家吉田屋,20多年前才從谷中六丁目移建而來,至今門上還掛有「吉田屋」招牌,內部當年店家樣貌如木製、陶製酒桶、磅秤、工作服、水井等依舊如故。
沒有雄偉的史蹟建築或話題建築美術館,谷根千的藝展空間多以老宅改建,近來更發起將店舖、工廠改裝成工作室,透過公開展示的過程與訪客互動、交流,甚至結合鄰近同台東區的上野美術館、博物館區舉辦「ART LINK」。
最有話題的應是這棟則已有200年歷史的「SCAI The Bath house」。
在日本,澡堂文化早已成為生活儀式,不只是潔淨身體,更發展成一門獨特的民間藝術。由公共澡堂「柏湯」改建而成的展覽空間,保存了原來澡堂外觀樣貌及內部樑柱,連儲水桶和煙囪都還保留著。挑高的天井讓室外的光線自然灑下,成了理想的當代藝術展覽環境,也吸引許多著名藝術家如村上隆、宮島達男等人輪番進駐,包括先前為表參道之丘創作「走路的人」的英國藝術家 Julian Opie也在此首度發表作品。
傳統工藝、前衛現代藝術品,在此時空交會、融合,讓旅人不只是看展,更在下町氛圍裡,感受新藝術美學在古建築中,帶來的新衝擊及融合力。
想體驗台灣味的,在SCAI The Bath house斜對面的「愛玉子」,標榜使用台灣阿里山所產的愛玉子製作而成,早年這一帶的愛玉子店家為數不少,直至戰後逐漸凋零只剩這家。
<文章出處>私旅行@東京
交通資訊:JR山手線、常磐線、京成本線在日暮里站下車。
東京Metro千代田線可到達根津站及千駄木站。
官方網址:http://www.yanesen.ne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