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都營大江戶線第二階段環狀線完成後,好長一段時間佔盡版面,除了將原放射狀地鐵路線加以連結,也行經許多下町地區,振興經濟,舞動商機。
2002年汐留開通時,更是達到城市話題的高峰期,汐留SIO-SITE成了熱門新名所,也讓彩虹大橋的這一端,終於有了與台場分庭抗禮的城市街景。
從起點站「新宿西口」到終點站「光が丘」,整條大江戶線共38個車站,環狀段開通前,東京都交通局曾號召市民,一起為這條「都營12號線」徵名。原先最高票為「東京環狀線」,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認為這條線並非如山手線單純的環狀運轉方式,為了不造成搭乘上的誤解,加上沿途行經許多下町地區,最終定名為「大江戶線」。
大江戶線是東京地下鐵中唯一一條環狀路線,而有「地下山手線」之稱,連結各站所涵蓋區域則較山手線更廣大,從「都廳前」至「光が丘」站,再折返「都廳前」站這段放射狀路線,則採用兩種運行方向互為相反、「6」字形的運轉路線。
相較於東京電車的輝煌歷史,大江戶線的「新」,不但在新穎車輛、車站乾淨及無障礙空間規劃上,車站內裝、壁畫更是展現各地的特色。不過因開發得晚,許多車站都往下開挖至地底幾百公尺處,想起當年東京人取的可愛暱稱「夢之鼴鼠」(ゆめもぐら),再看看上上下下穿梭其中的自己,頓時真像隻四處鑽行的鼴鼠呢!
少了車站建築風景,向地下發展的大江戶線,汐留車站寬敞的地下穿堂讓我最驚艷。由一根根圓柱,藉由圓狀設計的擴散,與天花板、地板相互呼應,和風彩繪包柱的圖騰,讓時尚感的汐留融入和風的含蓄典雅。
配合藝術新三角之城,深達地下42.3公尺六本木車站內,裝置藝術及系列指引設計,幾度都讓人錯以為著名的藝術中城自站內即展開。走前衛藝術的,則是位於飯田橋車站旁的換氣塔,建築師渡邊誠打造一雙雙乍看如科幻片中的未來機械昆蟲羽翼,但卻是他口中一顆埋在地底下的種子,發芽、盛開後,鑽出地面一朵盛開的花。
想感受大江戶線上傳統江戶味,兩國、森下、清澄白河、月島、門前仲町、麻布十番等都是好選擇。本鄉三丁目或春日站都可達的東京大學,在校園內享受濃厚學術味的美麗四季,在校園外發現許多特色店和咖啡館,是讓人花上整個午后,仍意猶未盡的推薦點。
不若山手線、中央線的擁擠,在新穎的大江戶線上,找尋老江戶味的感動、發掘新市鎮的時尚美學,這裏都有。
*都營大江戶線相關資訊
大江戶線因開發得晚,在擁有綿密交通網的東京都內堪稱大工程,除了深隧是一大特色,在轉車上也常得花費不少時間上上下下。因都營與東京地下鐵分屬不同系統,因此換車時皆須出站後再入站,現今雖在票券上不若過去麻煩,加上SUICA卡便利好用,但有時就連都營電車間的轉乘都讓人眼花。
其中最須注意的是「藏前」站,這站在都營大江戶線及都營淺草線都有,但兩線車站卻各自獨立在不同位置,加上並無地下通道相連結,因此必須先出站、步行地面道路約莫5分鐘(沿路有指示)後再入站,即得分別通過各線的轉乘專用剪票口(乗り換え専用改札口)。雖然兩站都有特別註"地上乘換"字眼,但長達上百公尺的距離,偶爾還讓人一愣,以為走錯。另外,在東京大學的「本鄉三丁目」站,若要轉乘地下鐵丸之內線,也是同樣須先走出地面,再依指示步行約莫3分鐘才能找到入口。
路線圖:http://www.e-japannavi.com/trans/oedo_map.s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