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之道是嵐山嵯峨野通往「野宮神社」的必經之路,從大河內山莊到野宮神社這段最可避開大量人潮,享受竹林包圍,曲徑幽道的靜謐氛圍。
野宮神社源自於「野宮」發展而來。日本從飛鳥時代就有記載的「齋宮制度」,在每當天皇改朝換代之際,將以占卜方式自未婚的皇室女性中挑選一名代替天皇的「齋王」到伊勢神宮,擔任女巫祭祀的工作。出發之前,齋宮必須在「野宮」齋戒沐浴,拂去世俗塵汚,直至第3年的秋天才能展開六天五夜的「齋宮群行」。隨同包括官人、女官、宮女及僕役等在內數百人,聲勢浩大,任期有長有短,通常是直至天皇退位、至親過世或本人身體狀況必須退位等。「野宮」地點每次不同,但多選在嵯峨野這帶的清淨之地,直至嵯峨天皇年間才建造並固定在現今的野宮神社。
由平安時代一直繼續到鎌倉時代的齋宮制度持續約660年,其間有60位以上的日本皇族女性曾擔任齋王,直到南北朝時代的後醍醐天皇時代才廢除,但至今野宮神社仍保有這項「齋宮群行」活動,每年在10月第3個星期日舉辦「野宮神社例祭」即,重現昔日「齋宮行列」儀式,百名餘身穿平安時期華麗衣著的遊行隊伍及樂隊自中午過後,浩浩蕩蕩遊街。
不過在自由戀愛興起的平安時代,這些花漾年華的少女得放下兒女私情,全然奉獻,許多的愛情迭事也就成了當時許多文學名著靈感的題材,包括《古今和歌集》、《萬葉集》、《伊勢物語》都是代表。其中野宮神社除了俳句文豪芭蕉外,也是日本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書中,對愛已成恨的高傲女主角之一六条御息所陪其女要前往擔任齋宮時途中的住所。
位處竹林之道幽謐角隅,在《源氏物語》的《賢木之巻》曾這麼形容野宮神社:「野宮外圍著一道柴籬,裡面各處建有許多板屋,極其簡陋,惟有門前那用原木造的鳥居,形式頗為莊嚴宏大,令人肅然起敬。」野宮神社社境很小,放眼所及幾近全境,時至今日,簡陋不至於,倒是古樸依舊。進入前特別抬頭端視這全日本最古老的木造鳥居,以櫟樹樹幹建造的黑木鳥居,現在看來談不上巨大,倒是流露的深沈古拙讓人一看就印象深刻,雖是畫清人神界限,但凡人的諸多願望,讓小小社境熱鬧不已。
作為「齋王」齋戒淨身的場所,野宮神宮與日本心靈國度的伊勢神宮同樣供奉象徵健康及智慧「野宮大神(天照大神)」,此神向來被視為是日本皇室的先祖,不過現今的野宮神社卻以「締結良緣」、「學業進步」著稱,加上境內的神奇龜石,讓野宮神社香火旺盛,成了嵯峨野一帶,莘莘學子及年輕女生最喜歡朝聖的參拜地。
步出野宮神社,竹林叉路上,風聲混著一團團旅行團的吵雜聲,當年「齋宮群行」的淨身淨心,如今好像只剩滿懷的心願掛在在修行處了,料當年皇朝或祭司女巫們誰也沒料到吧!
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野宮町1
電話:075-871-1972
開放時間:09:00~17:00(免費觀拜)
交通﹕嵐電「嵐山」站步行10分鐘
網址﹕http://www.nonomiy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