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和歌山縣南端的「白濱」,光聽其名大概這猜得到這一帶以石砂海灘聞名,是關西人最喜歡的夏天旅遊地,使用先前介紹過的〔伊勢‧熊野‧和歌山地區周遊〕,光是大阪天王寺站來回白濱站就已值回票價。
【交通票券】2017關西周遊券更新+〔伊勢‧熊野‧和歌山〕地區周遊券~一次走訪日本人的心靈地+世界遺產熊野古道+海濱溫泉+小玉站長
住宿在交通最方便的「巴士中心」站,步行之距就可來圓月島、白良濱,搭沒幾站公車,還可來到絕景〔三段壁〕。雖心性喜歡海,這回冬日前來,雖然天氣晴而不冷,人潮少,但因海風大,加上周一,〔白良濱(海灘)〕上幾乎沒有人,從飯店窗口便可眺望,長達640公尺的弧型白色海灘,充滿南國風情,是關西地方最受歡迎海濱度假區。
冬日前來,晚上正值點燈活動,只是到訪當天因強風,機場電車停駛,花上數倍時間才抵達飯店,身心疲憊,一心眷戀著溫泉宿裡的暖暖泉湯及美味,只從窗口眺望燈飾,而未再外出。
【夕陽絕景地--〔圓月島(円月島)〕】
是隔天一早利用等待巴士時間,先步行到一旁的〔圓月島(円月島)〕。
白濱一帶因海水沖蝕而意外形成的天然絕景,不但多且各有特色。當中又以〔圓月島〕在張張精彩照片的推波助瀾下,廣為人知,以夕陽美景名聞遐邇,是日本夕陽百選之一。
〔圓月島〕正式名稱為「高嶋(或寫成高島)」,是漂浮在臨海浦的南海上的海上小島,南北130公尺、東西35公尺、高25公尺的巨岩上,其特徵為中間有個如月圓的海蝕洞而得名,但這裡位於西面,因此這月圓的洞口只等得到太陽入坐,只是這機率可是微乎其微,據說一年僅兩次,我也好奇找了究竟是哪兩天幸運日?
有一種說法是春分、秋分日前後最容易遇到太陽落在海蝕洞的機率最高,但其實因圓月島並非正面對向,加上太陽可依每個位置略移動而改變(當然厲害的攝影高手可能可以借位尋找一下夕陽剛好落在海蝕洞中的角度吧),因此據歷年觀察並非全如此,但可以確認的除了秋日,二是每年的早春~四月也是較容易遇到,(日落時間夏天約在18:30冬天約在16:30)大家可參考這篇:
http://detail.chiebukuro.yahoo.co.jp/qa/question_detail/q14114156874
前來圓月島,最近的一站公車站便是「臨海」,但這巴士較少,建議可以坐到「白浜巴士中心」,從這裡步行約3~5分鐘即是,加上這一帶因交通便利,加上離由良海灘近,所以聚集非常多飯店、民宿,想拍夕陽的很推薦直接住這一帶。
不過旅行真是種緣份吧,既然是緣份就不強求,何況這回來時,真是太巧合了,居然遇到強風而造成關西連結電車全部停駛,大費周章轉乘後,來到白濱溫泉時天色已暗,無緣相遇。
翌日早上趁著等巴士前的時間,先來到〔圓月島〕,這個有座足湯,正好讓人可在此泡泡湯,順道欣賞海上奇石,湛藍的海水帶著白浪一波波拍打上岸,歲歲年年,那如月圓型的海蝕洞,永遠佇立在海邊,等著幸運兒某日登上衛冕者寶座,另一種的日月同體。
【三段壁】洞窟
白濱另一個值得前來的名勝,便是同樣因長年海水侵蝕而來的奇景〔三段壁洞窟〕。巴士下車處步行2分鐘即可來的位於海側的展望台,這天天氣比原預報的更理想,只是這一帶冬日海風大,陣陣強風與白浪同樣強烈,聽到耳際、眼觀拍浪,臨場感十足,這高約50-60公尺的〔三段壁〕,千百年在海浪捶拍下,自然形成約2公里長的懸崖峭壁(湯崎半島),綿延的岩壁,細看浪痕鮮明,如突出於海上的屏風,豎立在碧藍海面上,還被選為日本的戀人聖地。
只是相對於如福井的東尋坊,從展望台初眺望三段壁,雖甚壯觀,倒也不至於驚艷或覺奇特,直到搭乘電梯,來到三段壁內部洞窟,像是一解千古年來,大自然與神祕軍事地之謎,讓我讚嘆這從視覺、視覺,甚至觸覺都甚至震撼的洞底秘密。
關於〔三段壁〕一名,起源於第50代的恆武天皇時代,在這裡設有監視塔,稱為「見壇」,除了作為偵探運行在海上的船隻,也可監視魚群,因「見壇」的日文發音「Midan」與「三段」相同,逐漸變成三段,這斷崖在功能盡失後也以〔三段壁〕稱之。(附帶一說,這裡的明信片以懷舊仿古風,個人相當喜歡,而且價格便宜)
一探地底秘密代價不算便宜,但卻十分值回票價。
由地面深至岩石下方約36公尺(3層樓高),沿著自然的海蝕洞窟步行一圈約200公尺,一路卻飽覽自然奇觀、歷史與古老傳說外,這裡還曾因產礦場,因此留許多昔日挖掘銅鉛等的遺跡。
洞窟內濕氣重,加上我來訪的前一天才剛下過大雨,陰暗的石壁隧道裡,不時都是水氣而白茫茫一片,比起視覺,氣勢磅礡、波濤洶湧的拍浪聲,不斷地拍在石壁、迴盪在耳際,連心也跟著起起伏伏,而這正是〔三段壁〕最吸引人之處。
一波波的浪濤如千刃,削壁擊石下,帶來極其震撼的視聽覺外,千百年來形成的海蝕岩壁同樣雄偉壯觀,跟著岩洞動線,不時便可隔著欄柵,一睹海浪在洞窟內外激起滔天巨浪的快感。
也因這裡自古以來形成的奇異地形,自古便被善於水上移動的海盜或是海軍所利用。以熊野〔鬼城〕為據點的海盜「多賀丸」,隱藏在這裡的洞窟裡對漁船攻擊,讓海上的船隻忽然消失或燃燒沉沒在海裡,這一帶航行的漁夫們也因而常心生恐懼。
來到日本平安時代時,這裡又成了「熊野水軍」的藏船處。「熊野海軍」以勇猛善戰威震日本,當年兩大貴族「源氏」與「平家」長年交戰,最後關鍵的決戰之役,便因熊野海軍出兵援助源氏,讓源氏一舉攻破,平家從此滅亡,進而開啟日本鎌倉時期。當時光是熊野海軍的精兵就高達2,000名,備有戰船200艘,當時三段壁洞窟也曾是他們的藏船處,現在洞內在昔日藏般的水道旁,仿當年復元當年崗哨小屋的樣貌,讓這段歷史再次連結這片大自然奇觀。
這不是一段舒適的路,濕氣帶來的眼前一片迷霧,加上浪拍入岩洞而讓地面永遠濕滑難行,但也是因這原因,完全讓人理解當年他們會以此為據點的作戰思考。
不過當中最讓我覺得最特別的,應算是「十像岩」,這從展望台眺望,位於正下方的,看不清任何特殊之處,但來到洞窟內步道,視野正好一睹岩石正向,外觀如極待展翅飛翔的老鷹之姿,但對照著看板說明,沿著巨岩,周邊各形似十個各不同動物、人面像的具像小岩石所組成,包括鼠、人面、人面獅身(スフィンクス)、獅子、猿、狼、狼嚎樣、人項、弁天等,其實若沒有說明,可能一眼看完就走,這回對照著看板,認真仔細觀看,不少還真有幾分形似呢!
另一處則是「吹潮岩」,位於洞窟裡處的岩石處,數個由海水長年侵蝕而形成的數個洞口,當一波波的百浪乘風而至時,海水一灌入,便自洞口如瀑泉般湧出,當中一個因位於岩石上,所以當其浪波的壓力突然其來灌進後,數米高的水潮會自洞口噴出,如鯨魚噴水般,最是奇特。只是洞窟內濕氣實在太高,水氣氤氳霧茫茫一片,等了近10分鐘,只親眼目睹兩回,可這畫面實在太難捕捉,回頭看了錄下的影片,鏡頭早已被水氣蒸騰得全是白茫茫一片,但超推薦在這待上一會,奇景其實並不難見。
古老歷史與自然景觀並存的三段壁,電梯所到的洞窟步道,幾乎與海平面接近,天晴且風浪小時,從洞窟裡望見海天一線的迷人景致,而如我到訪的風強浪大之際,則最能感受大自然真實的壯闊一面,那如深眠在此的千年故事,也跟著一一被喚醒。
或許也因如此,洞內設有「牟婁大弁(辯)才天」,這是日本的水神,率十六童子守護著出海的人們,為他們帶來幸福,子孩綿延。過去在許多海邊也都多有弁才天,但如江之島上的是手持琵琶,而這裡特別是手持劍把,連結歷史,似乎更有守護漁民們的安全意味,如今各式祈福紙條貼滿所有祈願處。
從地底洞窟再次返回地上,行經足湯、小庭園,我再次返回展望台,試圖從各種蛛絲馬跡尋找剛剛的洞窟步道景觀點。冬日海風極冷,但這刺骨的寒,如浪波拍打在岩壁的感覺吧,每個聲響都讓人感受到力道如此強大,而大自然的妙不可言正也在此,讓人覺得渺小,讓世界形成無奇不有的魅力。
〔三段壁〕步行約10多分鐘另有一處值得前來的〔千疊敷〕,顧名思義,這因砂岩構成的海岸,同樣因長年海浪侵蝕下,形成層層疊疊如榻榻米狀的奇特地形,因佔地約4公頃,幾乎於於千張塌塌米而得名。但因時間有限,加上這類地形在江之島、東北五能線沿線都有類似的,最後便捨棄未到,若在白濱停留時間久一點的人,可考慮前往。
【行程規劃建議】
白濱地區從大阪前來約2個多小時,建議可安排2天1夜,當中一天可以「冒險大世界」為主,另一天可走訪白濱市區內主要景點,包括三段壁、千疊敷、平草原,第一天晚上若來及得可前往圓月島,或是第二天晚上前往,可依住宿之地決定。
飯店建議:因車站附近什麼景點也沒有,比較建議可住在白浜巴士中心附近的溫泉飯店或是冒險大世界樂園(若有要前往者)
【白濱市區巴士】
來到白濱最好使用的應就是明光巴士,但是否買1或2日券建議可參考網址內交通費用,有需要再行購買:http://meikobus.jp/2016_3_26_shirahama_rosen.html
超值優惠巴士票券:(可在車站/巴士上或是便利商店內購買)
大人 |
小孩 |
|
1日乘車券 |
1,100円 |
550円 |
2日乘車券 |
1,500円 |
750円 |
3日乘車券 |
1,700円 |
850円 |
【白良濱】
地址: 和歌山県西牟婁郡白浜町白浜
交通:巴士「白良浜」站下車即是
網址:http://www.nanki-shirahama.com/search/details.php?log=1332737557
【圓月島】
地址:和歌山県西牟婁郡白浜町臨海
交通:巴士「臨海」站下車即是,或是「巴士中心」站下車步行5分鐘
網址:http://www.nanki-shirahama.com/search/details.php?log=1332736052
【三段壁洞窟】(展望台為免費24小時開放)
地址:和歌山県西牟婁郡白浜町2927−52
電話:0739-42-4495
營業時間:8:00~17:00(不定休,另每年有定檢日,約在12月會休館三日)
費用:中學以上1300日圓(小學生650日圓)
交通方式:巴士「三段壁」下車步行2-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