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停車站橫過玉川橋,耳畔傳來潺潺溪水聲,
伴隨著時雨、時雪的天氣,像走入迷霧森林中。
在愛媛縣,很少來到這麼寒冷的小鎮,
很難描繪眼前的風景,說絕景,非也;
但相機隨著動線,還是止不住頻頻按下快門。
四周環繞著鬱鬱蔥蔥的綠色森林,讓我脫下口罩,
深深吸上這一口冰冷山間空氣,好鮮、好甜。
來到道路休息站【霧之森・霧之高原】,
前者是餐廳、茶咖啡館為主;後者則為露營及住宿設施。
不過很多人特別前來這裡,為的是一顆「霧之森大福」。
「霧之森大福」是松山市區的排隊名物,
不過它的發源地及生產工廠其實是在【道之駅 霧之森】。
一口吃下,濃郁的茶香在口中化開,紅豆鮮奶油入口即化,
沒嚐過,實在很難想像那美妙的滋味。
這款讓人願意排隊等待的極品甜點,
使用了當地新宮茶中的「かぶせ抹茶」(冠抹茶),
從外皮到內餡,每一口都充滿茶的甘醇與層次。
比一般大福更軟Q的「霧之森大福」,
餅皮揉入抹茶粉,包裹的紅豆沙餡,以鮮奶油柔化甜膩感,
最後外層再大量撒滿抹茶粉。
食用的時候,不附黑文字切食,而是點心紙包著,豪邁的一口咬下!
香甜滑潤的口感,最美妙的還有淡淡茶香留下迷人的尾韻。
不過每天現做的大福,冷藏保鮮期僅3天,
仍讓許多人願意遠道而來,為了一顆大福特地前來,或限購的兩盒。
特意前來這裡,
就得嚐嚐「霧之森餐廳」裡的招牌豆腐餐、
「霧之森咖啡館」(霧の森茶フェ)的現泡茶及甜點。
一過橋,即來到「霧之森餐廳」。
被森林環繞的用餐空間,結合當地好水質及新宮茶的茶料理,
宛如在森林裡用餐。
最愛這鍋的「朧豆富(腐)」。
朧豆腐指的是在鹽滷時,在還未全凝固前撈起的部分,
因質地柔軟、口感滑潤,
沾上一點柚子醋或醬油,便能吃出純粹好滋味。
茶蕎麥則是Q彈帶勁,且仍留有淡淡茶香。
最特別還有這酥炸的香魚,第一口咬下意外硬,
卻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霧之森菓子工房」以販售各式新宮茶相關產品,
包括茶葉與甜點為主,讓遊客可以帶走屬於霧之森的美好滋味。
從通道連結,即可來到新宮茶博物館及「霧之森茶咖啡館」。
復古風設計的茶咖啡館裡,
不僅可現場品嚐以新宮茶製成的茶點與洋菓子,
還能由專人依茶種而提供不同的專業泡茶,
親身啜飲新宮茶的獨特韻味。
我點了喜愛的「八十八夜茶」,搭配包括霧之森大福的日式甜點組合,
甘醇芳雅的新宮茶,突顯出茶大福香甜的滋味。
與多數道路休息站不同的是,
【霧之森・霧之高原】背後承載的是一個地方創生的故事。
位處「四國中央市」小村落的新宮町,
1954年時從靜岡引進茶種,
成了四國最早成功種植「やぶきた(藪北)」品種茶樹。
奠定了新宮茶的基礎後,
在1983年開始致力於無農藥栽培,
不但實現無農藥種植,更以香氣濃郁、滋味醇厚而聞名,
在2000年於中國杭州舉辦的國際銘茶評比中獲得金獎。
隨著人口高齡化與快速流失的危機出現,及茶葉品質的堅持及要求,
在現代化浪潮下,茶葉產業逐漸衰退,村莊也陷入沉寂。
現僅剩2家茶農,且產量極少。
為了拯救這片土地,當地政府決定打造「霧之森‧霧之高原」,
讓這裡不僅是休息站,
更是一個結合茶文化、餐飲、溫泉與住宿的複合觀光設施。
「霧之森‧霧之高原」為這座小鎮帶來了新的希望,
更因研發出來的「霧之森大福」大受好評,
讓沉寂的村落,如今因著一顆小小的大福而帶來新希望。
更棒的是,即便名氣大增,這裡的茶園依舊堅持無農藥栽培,
一年一採收,為了就是能夠品質最好的茶葉,
意外的是,價格並不貴,怎麼能不支持,多買些好茶呢!
離開前,一開門,層層山巒與潺潺溪流,
瞬間細雪已把整個山頭染白了。
這說不上特別壯美的風景,
對我而言,已不是單一個觀光景點或休息站,
而是聆聽一段承載著夢想的溫暖故事,甜美且回甘、有韻。
*八十八夜茶指的是從立春開始,
第八十八天(通常在4月底或 5月初)摘下的茶葉嫩芽所製成的煎茶,
一年只會採收一次,是日本傳統奉為上品的茶葉,甚至有一說是長壽茶。
地址:愛媛県四国中央市新宮町馬立4491-1
網址:https://www.kirinomori.co.jp/
交通:自駕為主。大眾交通工具,可從伊予三島站或川之江站搭乘計程車前往